导学自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第6页

“课内外相结合”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操作如下:

(1)建立阅读机制,确保阅读落实

将课外阅读列入教学活动的常规安排并有计划地执行,能够保证学生有规律地进行阅读实践。从七年级上期转入课文教学后,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实行按时阅读和定期检查。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一个小译本,每周阅读指定的文章,并按教师要求,先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意翻译,再完成就文章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将文中有用的语句记录下来。在七年级上期,我们要求学生从每篇阅读材料中摘选一句好句,并做到口头、笔头都能运用。每隔两周,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好句翻译的竞赛,由A组学生说出从阅读文章中摘录的句子,其他组学生将之翻译成中文,教师分别给予记分鼓励,以此将阅读、听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还要求学生运用这一阶段积累的好句进行连句成文的练习,从而将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教师每周按“1、2、3”等座位的尾号收回小译本进行检查,除进行评改展示外还要针对阅读问题予以讲评。

(2)    加强课内指导,拓展课外阅读

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文和教材配套的阅读材料或由浅入深选编的课外文章,组织精读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基本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指导的内容很多,包括:指导学生摒弃逐词逐句翻译的习惯,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题句、主题段,指导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深层剖析等,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划分阶段要求,读、说、写相结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各教学阶段的侧重点,科学安排学生的阅读任务。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教师每周可安排2-3篇课外阅读。而在八年级,教师每周必须安排3篇课外阅读。至于九年级,教师则可再增加阅读量,每周安排3-4篇阅读材料,同时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阅读英美名著的简写本和英文报刊并编写英文版报等。在安排课外阅读的同时,从七年级上期开始展开好句翻译竞赛,从八年级上期开始则可以要求学生从每周阅读的3篇文章中选出一篇进行大意复述(通过值日生汇报的形式,复述自己选定的文章,并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四个相关问题,分别对4个小组的学生提问)。从九年级上期开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部分阅读材料进行缩写、仿写、改写等形式的写作练习,由此检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4)落实分层要求,实行弹性目标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行弹性要求、分类指导,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教师要给予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合理使用评价手段,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肯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的进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要开展好课外阅读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新课程标准在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求上增加了阅读量的要求,扩大了阅读材料的范围,因此阅读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②阅读材料的确定应做到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贴近生活,并且生词量一般不超过3%,让学生通过查少量单词就能看得懂或能猜测出意思,以减少学生阅读时因单词的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阅读材料的选择还应注意文章的思想性、趣味性和体裁的多样性,才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情绪高涨,提高阅读效率。

③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量要超过15万字,对此教师要采取措施,合理安排阅读量,精泛结合,做到细水长流。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安排不同的阅读量,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力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和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增加阅读的内在动机。

④每周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求学生做好大意翻译。通过翻译,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才能不断地习得语言和培养语感,才能不断吸收和内化语言材料。只有在不断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演化为语言能力。

    ⑤注意指导阅读方法。教师要有效地利用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方法,点拨阅读技巧,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获得独立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课内外相结合”写作教学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