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特点

1、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

  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

  总体来说,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类)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40.9%,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中国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

  根据此次调查,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在2006年的调查中,调查结果与这次相近,但那次是医疗支出比例略高于教育。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一方面显示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为了今后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生活的享受;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相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还存在过高的问题,从而使教育医疗支出负担过重,成为影响群众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并进而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国正在启动的教育制度变革和医疗体制改革,将把减轻一般居民家庭的教育和医疗费用负担作为首要目标,从而进一步优化城乡家庭的消费结构。

  此外,与国外明显不同的是,中国人情往来的支出在消费总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平均达到7.6%,居于支出项目的第四位。注重人际关系和人情往来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特点,但人情费用过高会影响到家庭消费的合理性支出,特别是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庭的人情费用支出比例比城市家庭还要高,这也显示出熟人社会的人情费用高于陌生人社会的特点,对此应当通过扩大农村地区的制度化公共服务,逐步转变社会风气,发展健康的消费方式。

  2、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来看,城乡居民的消费层次有所提高。从购买衣服的选择来看,无论城乡人口选择自家做衣服的比例均很低,城市为0.6%,农村为0.8%,说明绝大多数居民已经习惯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服装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商品化的消费品。服装商品化的背后是普通家庭对商品生产服务的购买,说明中国城乡居民日渐成为相对成熟的消费群体。

  从购买衣服地点的选择来看,城市人口更加重视对衣服质量和品牌的追求,超过一半的人会在大商场和品牌服装专卖店购买衣服,其比例也远高于农村人口。而农村人口更倾向于将衣服看作日常消费品来购买,在乡村集市购买服装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在普通服装专卖店和路边摊点购买,与城市人口相比消费层次上存在明显差异。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