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打工仔的生活与工作调查

电子厂打工仔的生活与工作调查
 调查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圣伟电子厂

  调查对象:东莞打工仔

  调查目地:通过对东莞打工仔的采访来了解他们对自己前途、命运、与梦想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进一步窥探中国教育制度的优劣势。

  调查任务:进一步了解打工仔的生活状况,关注打工仔的内心想法。

  调查方法:采访法、观察法。

  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获得了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打工仔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想法。

   正文

  一、 实习概况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不管人前人后是多么的伟大,在面对人类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平凡的60亿分之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光明自己的前途,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我们之中,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聚集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将自己的如花的青春挥洒在灰色黯淡的工厂里。他们就是打工仔。

  何为打工仔?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它的定义,但这打工仔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亲人。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因为种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继续去坚持、去追逐。

  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得到一个机会,在东莞圣伟电子厂做暑假兼职,成为一个保质期为50天的打工仔,体验了一把打工仔的酸甜苦辣。

  刚去工厂的时候,我很诧异的发现,这里很多年轻人,大多数和我的年龄相仿。他们并不是和我一样是做暑假工的,而是做长期的,有些甚至在这个厂干了一两年的。我很佩服他们能够在这个厂里蛰伏那么久。在我的印象中,外出打工的人应该是那些家里有儿女上学的中年人。这一点与我原来的想法大相庭径,于是我决定以口头采访的形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偌大的车间里座无虚席,趁着工作之余,十分钟休息时,询问了一下比较熟悉的几个人,当问到为什么他们这么早就外出打工时,他们都尴尬的笑了笑说,“当时不懂事,不想再继续上学,因为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家里人也没怎么反对,就出来打工了。可是,“真的很后悔。”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话,我想他们肯定不会再走这条路。

  二、 实习内容及过程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还是有梦想的。男孩子有当飞行员的梦想,女孩子有做白领的梦想。

  在采访范权权的时候,她说,“我上学的时候,还以为将来的我会是在办公室里做着拿笔杆子的活儿呢,可惜不是。”是啊,在一个高档的写字楼里正常上班,拿着不高不低的薪水,下了班之后,随心所欲地选择一家安静的酒吧,坐着高脚凳,端着高脚杯,和朋友们一起谈天说地。做这样的一个白领是大多数女孩子的梦想。

  我对权权说,其实你本来是这样的一个白领,可是你放弃了对它的追逐,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一)、打工仔的迷茫

  别看打工仔每天都是一如既往地上班,其实他们也迷惘过、挣扎过。他们对自己前途迷惘,对自己命运挣扎。

  打工,确实很辛苦、很累。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在学校的时候,课时最多是一天八节课,加上晚上三节晚自习,也就是相当于我那一天学习了九个小时,在那一天中,我不但会在中午睡一个半小时的午觉,晚上还会提前一个小时睡觉,就这样,我都会感到疲倦、辛苦。可是在工厂里,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中午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刚去的那几天真的感觉自己的身体快接近崩溃的边缘了。繁重的工作,差劲的伙食,简直就是在叫嚣着挑战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极限。这是艰难的适应期。

  在这个适应期里,他们便开始迷惘,开始挣扎。面对这种迷惘和挣扎,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是这所工厂造成的,他们便跳槽。另一部分的人受不了打工之苦就选择回家。还有一小部分人,继续待在厂里,熬过了适应期,在那儿做真正的长期工。在我做的五十天中,新来的员工,有40%的人跳槽,40%的人回家,剩下20%则继续待在厂里。

  成功地渡过了适应期的人便会很安心地上班、工作。记得一次采访中,我问了小我一岁的女孩子,在工厂里上班那么累,那么辛苦,为什么她还能在那个工厂里做上一年。她淡然一笑的说,“习惯了呀!要是不上班,还真的不知道干些什么呢。”对啊,习惯了就觉得没什么了,可是这个“习惯”也暗藏着不易察觉的秘密。一个人最需要的是习惯,最害怕的也是习惯。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变。打工仔一旦习惯了工厂里的艰苦生活,便会因此变得麻木,不愿再多做改变。固定的生活模式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牢牢地把他们的思想套住了。在采访中。当问到他们以后的打算时,大部分的人都给我回报一个怪异的表情,然后说,“以后,打工啊。”在他们眼中,只有现在,他们每天只是为着那些工资而奋斗,这所谓的工资,磨灭了他们的意志,磨灭了他们的梦想,甚至磨灭了他们的将来。

  (二)、打工仔的轻率

  采访中,我大概统计了一下。20岁以下的打工仔平均年龄为17岁,最小的是十五岁。年轻的生命没有太多的经历,没有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时候,有些事还是做得很轻率,就像他们辍学出来打工一样。

  蒋太周是云南的一个小伙子,韩版的服装,入时的发型,装饰的刚好的耳坠显得他有几分帅气,可同时也显示出他的几分稚气。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看不出20不到的他,已经有一个一岁大的儿子了。从采访中得知,他那已过门、但还未拿到结婚证的“妻子”,原来也是和他一同在这个厂里上班,两个人是同一个镇上的。认识后不久,就在亲友的见证下闪电“结婚”。当问到现在的他如何看待这一决定时,他只用了三个字来形容“很后悔”。他表示,当初的决定太草率了,现在很后悔结婚那么早。面对责任或者说是负担,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都还没有准备好。

  陶欢欢是安徽的一个女孩子,留着一头短发的她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骨子里透着一股男孩子性格,非常顽皮,也很喜欢拿人开涮。93年出生的她喜欢捣蛋,经常把同事们逗得哈哈大笑。其实她也有一个满月不久的儿子了,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她生个儿子下来给自己当玩具的。但她好像并不愿意谈论这件事。在我与它的交谈中,一涉及这方面的事,活泼调皮的她便沉默下来,可能也是在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耿耿于怀吧。

  还有一个更小的女孩儿,叫陈芳,今年刚满16岁。初中毕业的她在含苞待放的年龄里,遇到了她心仪的男孩。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与男友认识不到一个月内,便私自与男友在外面共同生活。16岁的花季年龄哪里经得起沉重的海誓山盟,脱口而出的天长地久脆弱得可以随风而逝。在对她的采访中,她反倒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担忧,“有我爸妈呢,就不怕他赖账。”到底是孩子,一出口就是爸妈呀。还是太冲动了,太轻率了。未来未可知,它的这一举动对她未来的影响,她有想过吗?恐怕没有。

  读万里书,行万里路。我想轻率的他们也不是没有听过或见过类似于他们经历的事,这些事情在各种杂志、媒体、电视报道上出现的次数也不少,为什么就不能引以为鉴呢?我想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认为那些事情离他们很遥远,可蓦然回首,这些事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

  (三)、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他们的未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还年轻的我们,必须要给自己的人生定好位,好让我们的生命在规划下正常行进。

  然而,在打工仔这支庞大的队伍里,却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大部分的人对未来的方向很不明确,他们的生命轨迹随时都有可能改变。

  在我采访的对象中,只有两个人明确地说出了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个是女工王雪,一个是组长助理黄利猛。他们都是高中毕业生。

  王雪也是安徽的一个女孩子,目前,已经辞职回家了。这次,她想重返教室,重拾尘封的课本,学习会计和英语。她的舅舅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将来进入她舅舅的外贸公司,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黄利猛是湖南的一个小伙子,脑袋很灵活的他不甘心于一辈子替人打工。他已经有了家庭,这容不得他有太多的想法。如今,他只想在家乡开一个批发部,把这一个做好之后,再往邻镇发展。他的目标是在他所在县的各个镇上洒下他旗下的批发部站点。

  缺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缺失的想法。上述两位既然有了要改变缺失的想法,那么他们就一定会为之而不停地奋斗。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实现他们的梦想与追求!

  我们时常在各种杂志或报纸上看到打工仔通过自己的双手,创建起自己的一番事业,当起老板的报道,可是能够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打工仔又有几个呢?事实上,这些人的数量相对于庞大的打工仔队 伍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呢?因为只有那些有持久的耐心和毅力,并愿意无悔的付出青春和汗水的人才会成功,而往往,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四)、中国教育制度的折射面

  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很容易洞察出中国教育的优劣势。从这些打工仔的身上能够折射出中国教育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有些外国学者对中国教育制度很欣赏,也很惊叹,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很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教好最多的东西。是的,在有些方面,中国教育确实做得很出色。就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那两个高中毕业生。一开始跟他们交流,他们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并没有告诉我他们的文化程度,但我知道。他们说话的方式与表达的内容与别人是有很大区别的。甚至可以说是高一个档次的。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亮点之一。三年的光阴,即便成绩在怎么不好,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东西。它拓宽了我们狭隘的思想,拓宽了我们受阻的眼界,甚至成熟了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与此同时,中国教育制度也有一些做得有点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打工仔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做一下社会实践。一天到晚都是学习,甚至寒假、暑假也都要补课。他们辍学,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逃离呢?而今,当他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时,一切都难以回头。

  倘若当初,他们经历了哪怕一次的社会实践,我想,一切都会改变许多吧!

  三、 实习收获及建议

  一个成语说得好,物极必反,如果一味地追求理论学习,而不注重与实践的结合,那么必然会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情况。

  事物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因起主要作用,我们不得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挖掘与发展,我想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当前打工仔的命运虽然不容乐观,可我还是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刻苦钻研的与积极奋进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实习活动,以促使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目的,为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所以在此,我强烈地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当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要重视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地培养,不仅要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与实践结合的行动;不仅要锻炼其要具有超常的智力,还要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