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训练方法的研究 第3页

   2.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为我们的教学实际服务,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有效开展,将会推进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巩固学生必需的基础语文知识,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高热情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此项课题的研究我们致力于让课前三分钟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具体的研究从课前三分钟的内容、形式、要求 (即课前三分钟说什么和怎么说)来开展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

  本次小课题研究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立足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实际开展效果,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进行研究。同时选择叙事研究(课前三分钟活动观察日记)、案例研究(课前三分钟活动视频)、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调查研究(访谈、调查、分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原因)等合适操作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1.今年4月份在短时间顺利组建课题组,确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我们召开了多次课题组会议,确定理论支持的前提,利用网络搜集整理有价值的课前三分钟实践案例和国内外研究方面的理论,并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和探讨交流,为我们的实践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平台。

  2.课题组的王晓芬老师负责开展学生口语现状调查的工作,我们发动全组教师对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访谈,之后迅速召开课题会,汇总教师们的访谈信息,由王老师整理形成书面调查问卷,组织学生作答,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读、分析。从而初步进行文献法研究。

  第二阶段:我们的研究是从课前三分钟的内容、形式、要求 (即课前三分钟说什么和怎么说)来开展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因此在进入课题研究实践阶段后,每位课题组成员就致力于实际操作的成效。

  1.课题组王晓芬老师整理出《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分析》,文章中

  全面、细致分析了我们研究的对象现状,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思路。

  2.课前三分钟活动进入全面开展实践阶段,边实践边研讨,研究中不断变换思路并及时改进。课题组成员唐美迎老师为了更真实、准确搜集第一手

  资料,整理了课前三分钟活动观察日记,详细,可靠,务实。

  3.课题组的李欢和杜幼青老师对自己班级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活动进行了跟踪拍摄,为我们课题研究留下了更原汁原味的影像资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