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版画课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一新生进校,几次美术课之后,发现他们普遍懒于动手,不愿积极思考,更不喜欢美术创意活动,由于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小学和初中美术课因种种原因,许多孩子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初进学校普遍对美术缺乏学习主动性,更别提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了。面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去世前曾问:“为什么中国创新人才总是‘冒’不出来?”是为“钱学森之问”。钱老曾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也熟悉我国科研环境,他的发问,使人震撼,令人深思。其中大生日祝福家最为关注的莫过于由此引发的国际诺贝尔奖频频颁出,次次与我国无缘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得不到诺贝尔奖?原因有很多,而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发达国家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这其中必须深究的就是“创新”的问题。其他的姑且不谈,我们单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对此问题做一个探讨,就会明白研究这一类问题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动手能力这个词的词源是“hands-on”,这个词的意思虽然有动手操作的意思,可实际含义比动手操作宽泛得多,还有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意思。所谓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并非望文生义理解成“动手操作能力差”,这跟把“批判性思考”理解成“批评人的思考”,把“普通化学”理解成“通俗化学”是一个道理,都是上了翻译的当。实际上,中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不差,比如从小使用筷子就很好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筷子是首功一件,而心灵手巧的纺织女工,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差的其实是那种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的背后,隐藏着求知兴趣、创作欲望、研究方向的选择等等,而这些因素正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正因如此,基础教育才显得特别重要。可以想见,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仍然不加以改变,望诺贝尔奖兴叹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钱老的追问依然永无改观。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姑且把“动手能力”从广义的角度加以解读,它实际涉及的是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正因为如此,从高中美术教育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美术课实际涉及的核心价值关于创造力培养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高中版画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创造能力的培养做一个深入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它将深刻影响一代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即动手能力的提升,从而改变一个民族的现状,提高国民基本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基于上述背景与原因,自新课改之后,高中美术涉及五大领域: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涉猎九大模块:绘画、美术鉴赏、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雕塑、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意在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课程设置的内容看,版画属于绘画模块的内容之一。

  上述种种现象说明这个问题的内涵是:动手能力实际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系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观。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