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传播

实践哲学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传播
湘潭大学 江山晓月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门科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本身就是纯粹理论。实践和理论相对立而存在,理论相对于实践而界定,实践相对理论而展开。那么,这里似乎产生了一个悖论,既然哲学是纯理论的,怎么会有实践哲学一说呢?并且实践哲学并非近代才产生,自古有之,因此,对实践哲学问题进行讨论是必要的。本文试图就此问题,结合实践哲学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其五四时期在中国的传播为例,来讨论这些问题。

  关键字:实践哲学 马克思 五四时期

  实践哲学是与理论哲学相对而言的。理论哲学的提法,没人会反对,因为哲学作为一种爱智慧的科学,本身就是对形而上的问题进行讨论的,有着极其浓厚的理论色彩。但是,对于实践哲学的提法就不一样了。因为,一个问题会首先产生,即哲学作为一门纯理论的科学,何以冠以“实践”字样?最早提出实践哲学这一概念是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虽然他的实践哲学与今天所讲的实践哲学有本质不同,但是亚里士多德作为第一个提出实践哲学概念的哲学家,他对实践哲学的论述与我们有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实践的,这个判断,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已经达到了共识。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是实践哲学的倡导者。杜威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利用近代科学方法建构了一种新的哲学。在这种新的哲学中,实践、行动具有内在核心地位,它既包括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新的哲学我们称之为实践哲学。它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力工具,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由此可见,实践哲学已经被很多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所探讨,这可以给我们对它进行再次探讨提供一个方向上的价值指导。

  在中国,实践哲学也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之一。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他的主要贡献在美学上,但是他的基本思想内核是“主体性实践哲学”[2],他的实践范畴内潜含着“主体性”,换言之,脱离了主体,不构成实践,实践必须有一定的主体。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专门对实践智慧问题进行论述,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做了专门论述[3]。王南湜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有三个方面:即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现代实践哲学范式,它超越了作为理论哲学的实体性哲学与主体性哲学两种范式,构成了现代哲学之典范;其次,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超越于与市场经济实践方式相匹配的主体性哲学的现代实践哲学,能够通过社会批判而起到一种使现代市场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再次,马克思哲学与作为古代实践哲学之典范的中国传统哲学同属实践哲学理路,在思维范式上所具有的亲合性,使之可能构成中国哲学重建的一个积极的、非常重要的中介[4]。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