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抓小学生养成教育

 大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一语道破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人生成功的一半。经过近两年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我认为:多渠道抓学生养成教育,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习为先导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导,学习学校制定关于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内容及班级里的班规等。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讲话文明、诚实守信、勤奋好学、锻炼身体、遵纪守时、讲究卫生、衣着整洁、不挑吃穿等良好行为习惯。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学习古人的好习惯,如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诗曰:“疾行逾百步,健饭每三餐。”、 孔子不耻下问、王亚南睡三脚床 、毛主席读书的故事、鲁迅的“早”子等诸多名人的做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明白:名人的成功与他们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以此使学生首先佩服名人的好习惯、向往自己有好的习惯。产生养成好习惯的想法。

  二、以教学为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1、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描述有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部分找出来,加以分析理解;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了解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思品课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通过各学科渗透,使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2、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中心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加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

  三、以活动为引导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是要求学生会背,而是要使他们从心底里领会和接受,懂得行为规范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归根结底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自觉地去遵守,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规范》第一条规定:“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年队员敬队礼。”要求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为什么要尊敬国旗,怎样尊敬国旗。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应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为国旗增添新的光彩,以此激励学生尊敬国旗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这样把《规范》中的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变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年的清明节可组织学生去烈士纪念碑前扫墓,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知道珍惜现在所拥的学习和生活。沙堆河本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但由于街上居民乱扔垃圾致使河水浑浊。学校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参观沙堆河,并清理河里的垃圾。学生做后体会很深: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后果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四、以家校联系为合力

  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开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如何培养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等,形成共识。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同时,每周五学校都要发给学生本周在校行为习惯养成自查表和在家行为习惯养成家长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班主任总评等方式来评价学生一周来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以“反复抓”、“抓反复”为手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