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对学困生进行帮助
浅谈如何让对学困生进行帮助
刚带六年级数学不到一年,对于“学困生”也很头疼,下面就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办法。
一、要帮助“学困生”,首先先要找对根源。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帮助“学困生”,首先要了解这些“学困生”落后的原因。他们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通过有针对性地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才能“药到病除”。对于本班的一些学生我分析如下:
1、比如我们班的荆鑫: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无心学习,甚至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认为读书无用。因此,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意听讲,作业照抄或干脆不写作业,从没想到提高自己。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
2、相知宁:自学能力差,基础知识难以掌握。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意志不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钟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王杏祎: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意主动探究。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和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应。
4、吕鑫: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遇到难题不能积极分析和主动思考,总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
5、王震阳:有懒惰心理。在学习上不肯用功,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问题便抛之一边,遇到难题就产生畏惧情绪。
6、有个别学生有自卑、胆怯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学困生学习成绩差,老师、家长常常把他们定位在落后群体的位置,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习很无聊,情绪低落,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7、还有一些学生急于求成。学习数学是一个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而数学学困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未全面了解便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上课时偏重结论而忽视分析过程和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此外,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数学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制约和阻碍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8、还有可能是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设计难度过高,学困生为了完成,抄袭成了家常便饭,教师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效率,从而恶性循环,导致学困生的增加。
二、如何帮助“学困生”的策略。
1、教师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倾注一片爱心。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生学困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学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生学困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教师的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增强他们改变现状的信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心。这就需要教育者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如其分地表扬他们,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2、在帮助“学困生”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学困生的上进心。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及时的辅导,要多给学困生吃点“小灶”。在课堂上,不要怕耽误时间,要多提问,尽量为他们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推荐和指导,并在课后进行必要的辅导。要指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检查和监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使之保持正常状态。老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3、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圆柱圆锥特征“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圆柱圆锥的模型来体会理解它们的特征。
4、加强对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应恰当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及相关有趣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5、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挖掘数学的美,进行美的创造、美的教育;可以巧妙设障,营造悬念;可以进行教学的再创造,再发现,再探索等等,使得学困生在愉快的教学诱导下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设计问题:A、建房装门和窗户时,为什么要钉“拉子(农村木工俗语)”;B、大家用的课桌晃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等,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知道:很多几何知识同学们已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只是不知道原理而已。 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和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开始,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掌握新知,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愉快。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和知识转化处,引起认知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