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在茶道中的应用 第2页

 香材经过初步加工后,需要锉成细粒、或研磨成粉末后使用。关于粉末的粗细,陈敬《香谱》也有说明:“香不用箩量,其精粗捣之使匀,太细则烟不永,太粗则气不和。”由此使人联想到唐代陆羽《茶经》在论及末茶粗细时说的:“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可见也并不要求磨成细末。至于宋代点茶法使用的末茶,则要求粉末越细越好,所以古人有“碾处须看眉上白,分时为见眼中青”的诗句。末香经过调和后可制成香饼、香丸等形状,可烧可熏,可印可佩。合香通常用炼蜜来调和。

  下面附几种古代常用合香方,对我们了解古代香文化或许会有所帮助:

  a) 锦囊 脑子一钱 苓苓香0.5两 麝香一钱 木香0.5两 檀香0.5两 藿香一分 丁香0.5钱 以上为末,炼蜜调和。

  b) 清远 茅香0.5两 生结三分 沉香一分 麝香一钱 檀香0.5两 以上为末,炼蜜调和。

  c) 春消息 丁香0.5两 茴香一两 甘松0.5两 苓苓香0.5两 麝香一分 以上为末,炼蜜调和。歌诀:人人尽道是江梅,半两丁香一两茴。更用甘松苓半两,麝香一分是良媒。

  d) 雪兰香 笺香10两 檀香一两 枫香1.5两 玄参一两 麝香一分 以上为末,用硝石及炼蜜调和。歌诀:十两笺香一两檀,枫香两半各秤盘。更加一两玄参末,硝蜜同和号雪兰。

  (注:以上合香方选自南宋《居家必用事类》)

  3 香文化在茶道中的应用 第2页

  焚香可以静气,可以营造良好的饮茶氛围。在古代,焚香还有祭祀、宣告等功用,可以达到人类和自然沟通的目的。所以在茶道过程中焚香、熏香、鉴香,都是可取的。需要说明的是,茶道中用香均为天然香材、香品以及合香,至于化工香料等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另外,也有一种主张,认为茶道过程中不适宜用香,关于这一点,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茶道用香根据季节、场合、茶叶品类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香品和焚香方法。香品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单一香品和合香品。沉香、檀香等单独焚烧或者熏印时,称作单一香品。使用历代相传的合香方将多种香材按照一定比例研细调合后焚烧或者熏印的香品,称作合香品。另外,从香品形状又可分为线香、香丸、香饼、末香、散香、涂香等。从焚烧的方式则可分为烧香和鉴香两大类。烧香,是指可用来焚烧或者熏印的香品;而鉴香则是只用来鉴赏其香气和形状的香品。据我个人经验,茶道过程中用香时,烧香以线香为主,鉴香则以香饼、香丸、沉香为主。以下的讨论也仅限这两种香品。

  3.3 不同场合用香

  a) 茶道雅集 以立香、鉴香为主。

  b) 茶道修习 以立香、鉴香为主。

  c) 茶艺表演 以立香为主。

  d) 待客茶艺 以鉴香为主。

  3.4 冷香斋行香体验

  3.4.1 茶道用香以清雅为上,浓郁次之,不应影响到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所以在香气拣选方面,以兰香、杏花香、梅花香、檀香、沉水香等为上,茉莉、玫瑰、桂花、水仙等次之。丁香、瑞香、牡丹等为下,不可用。

  3.4.2 茶道修习以鉴香为主,取其幽雅香味而已,可省去焚烧的工序。

  3.4.3 待客可用线香,也可用鉴香。线香取其幽况,一炉在室,香气氤氲,可增加茶汤风韵。鉴香取其风雅,使用鉴香时,客人可端起香盒打开鉴赏,从香品的形状、香气的类型予以品评,是件很高雅、很有意义的事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