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大家下午好,我是大同小学的数学教师,闫春晖,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这部分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图形我们往往先要掌握的是学生怎样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思考在认知图形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空间关念。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呢?今天我们将从(课件出示)让学生生活情景中感知图形的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提升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拓展和运用新知、从细节入手,培养空间想象力,这五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让学生生活情景中感知图形的特征。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图形(朱力宇)
——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大同小学校的朱力宇,大家都注意到了,《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谈一些粗浅看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我一般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搭积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积木,搭建出漂亮的建筑,在搭建的过程中说一说你用到的积木的形状,使学生对已经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进行巩固,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形状,并在纸上把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描出来,展示给同学们。
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们展示自己成果的欲望,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