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从1993年,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跨世纪教育的战略重点。

  时间一晃,十几个年头。现如今,“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或者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肆无忌殚地搞“应试教育”。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应试教育”就是应该完全被否定的吗?还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就是最适合我们的教育模式。

  纵观社会,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不满的呼声和舆论。大部分人在过分鼓吹“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应试教育”也批了个体无完肤。这一现象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很多人心目中种下了无形的思想之果,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形同水火,不能共处一室,倘若必须相提并论,那么应试教育必然甘拜下风。

  就我而言,我认为这种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根本对立起来的想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哲学原理的。

  首先,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出发。在教育内容上,“应试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从历史方面考虑,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科举制度,就连西方国家也相当推崇,如今我们若是将其全盘否定,这是不是显出几分忘本。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相应需要,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明,自古就有的科举制度在延续过程中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从本质上讲如今的高考制度就是当今时代的科举制度,只不过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是全往官道上挤,而是满足于今天社会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试想,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倘若没有应试教育,我们如何做到高效全面快捷的选拔?

  如今,我们是在强调素质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废掉所有的考试;考试及其围绕考试进行的应试教育,具有天然合理因素,对此不能数典忘祖,不能一概抹杀。如果刻板的把“应试教育”定义为“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那么素质教育就不需要存在衡量标准,就不需要考试了吗?因此,我们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应试教育。

  其次,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国际大环境是和平与发展并存,世界向地球村靠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开始向全方面、多方位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虽然仍旧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但是对于培养的结果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方面,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以具体的社会分工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在学习中掌握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这样的教育方式,称之为素质教育。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完全实现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份艰巨的高难度的长期目标的任务。

  结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来看,二者看似格格不入,其实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都由习得基础知识不断发展到习得高级知识,二者都以服务社会,健全教育机制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此相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也是矛盾的个体,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素质教育也离不开一个统一的考核制度,应试教育也不能一味的以考试为标准培养一个模子出来的人。无论哪种方式,都只是教育方法而已,而不能概括教育过程的全部,所以两者不能偏废,而是对立统一在知识传授与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对于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不是舍我其谁的孤立方式,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综合运用。对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我们应该以哲学的层次,科学的角度,辩证的看待这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矛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一项百年大计。在面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上,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而我们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对自己有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领会教育的精髓所在。在对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二者关系中努力做到取长补短,所依者,教育之道也。所靠者,教育之本也。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