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4日,美国政府基于“301调查”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我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作为应对,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18]。
机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尤其是中高端消费者的增多为特斯拉汽车进入中国市场销售提供了机会;开放与合作的中国经济形势为特斯拉汽车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特斯拉在中国经营的成本压力,提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19]。
威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供给侧改革表明中国的政策红利倾向于国内生产企业,这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巨大的发展机会,而对于特斯拉汽车而言,发展良好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无疑会加大其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无论对于中国企业还是美国企业而言,无疑是双方都不想遇到的一个打击,尤其是对于特斯拉汽车来说更是如此。一来,中国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对国外汽车企业在中国经营就有限制规定;二来汽车又在本次贸易摩擦中中国对美征收关税的商品项之中,更关键的是这个贸易摩擦产生的时间刚好在中国宣布放宽对汽车股比限制和降低关税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无疑对特斯拉的中国路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2.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内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正向发达国家过渡,但就目前而言还不够成熟,他们更多地追求个人的享受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他人的认可)。好的方面是,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大力扶持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教育的多方位宣传,中国消费者逐渐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对于自己的需求,但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加的趋于理性,新能源汽车如果不能解决行使距离和充电等方面的限制,将难以在中国实现大面积推广。
中国的自然环境也十分特殊,幅员辽阔的疆域、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差异巨大的人口分布情况,都是在中国经营的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此外,中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用途也是多样化的,第一种常见的用途便是商业用途,用作工作出行使用,这也是全球最普遍的汽车用途,这种用途的特点是一般来说汽车单次行程比较短;第二种常见用途是用于家庭出行、旅游,这种用途的消费需求在中国越来越大,这种用途的特点是长距离、能适应多种地形环境、汽车本身空间要大;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用途就是彰显持车人身份,特点是高配置、高价格。
机会:中国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将加快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进程,使他们能够更快接受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而特斯拉作为进口的国外知名电动汽车品牌,本身就对中国的高端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电动汽车非常契合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商业用途需求,无论从经济发达程度、人口集中程度还是从地形地貌特点来看,东部地区都非常适合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这一地区也是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重点区域。
特斯拉汽车中国市场环境分析与扩张方式选择+SWOT分析(7):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