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特斯拉汽车经营情况分析
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1.1.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本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家和企业纷纷瞄准新能源汽车市场,或是进行全新电动车型的研发,或是对现有车型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电动化,总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17年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交付量达122.36万辆,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58%,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超过了320万辆,从2013年到2017年,年平均增速达45%,在欧洲,挪威较早提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动议,该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26%。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也都超过了1%,据 EVI(Electric Vehicles Initiative)的统计,预计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达到1290万辆,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球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为降低石油依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新能源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世界主要的汽车产销国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新能源规划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7]。
各知名的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加强战略合作,加速电动化转型。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奥迪等传统车企都已经明确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表,提出了在2030年甚至在2025年就实现电动化转型的目标。丰田、宝马、雷诺、东风日产等企业分别牵头成立了电动汽车联盟,在研发成本分担、技术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时间早,具有零部件生产、整车设计制造、充电网络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础;第二,政策扶持以规划为主,补贴为辅,补贴力度相对稳定,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补贴政策主要以累计销量为依据进行补贴,比较特殊的是加州则实行的是积分制,但无论是累计销量还是积分制,补贴力度都相对稳定,变动较少[8];第三,成本过高和充电问题仍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实现繁荣发展的关键性难题。
总的来说,国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正处于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一来是因为稳定的补贴政策,二来则是因为国外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车。成本问题和充电问题是当下新能源汽车急需解决的痛点,一旦这两个问题得以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大幅提升。
1.1.2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了几年,但好在技术层面大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节能减排的世界背景和降低石油依赖的要求下,国家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领域,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具体产业化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之后,又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补贴优惠政策,如《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3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4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14年)、《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年)、《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2014年)、《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2014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2015年)、《关于 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5年)、《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年)等,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包括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9]。 特斯拉汽车中国市场环境分析与扩张方式选择+SWOT分析(3):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