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的方法论文

干部培训的方法论文
一: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理性地问自己:我是谁? 曾成石

  法国印象派保罗。高更的哲学之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就已经为我们后来之人留下了宝贵的价值思考!然,问题是出现了,可真正去思考的人却寥寥无几!而对于干部呢?倘若我们向其掷出同样的问题,相信回答的人亦会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抑或是“随机应变”地来句简单而又“朴实”的话:“我的名字是某某某,来自一个遥远的故乡,怀揣着梦想即将去另一个故乡。”的确,这句话看似回答得很绝妙,可是,亲爱的同学,试想想,如果答案在我们的眼里如此的简洁,那么我们探究它,又有何意义和价值呢?更不用说它所蕴含的对我们人生哲学的思考!

  所以,我认为:对于干部的培训,其首要任务莫过于让其理性地认清自己。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认清自我呢?屈原说得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所以,在我看来,认清自己的首要任务莫过于从自己开始!首先,拿出一张纸,闭目凝神,将自己的思绪游离于自己回忆的脑髓深渊。让自己想知道的答案浮出“水面”。如:自己喜欢做什么?(像什么打篮球啦;画画啦;打酱油啊等等等)然后再将自己不喜欢做什么的,通通绞尽脑汁地写在纸上。然后再将其归类分为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有前景的,无前景的。归类完后,看看那些归属于有价值的,又有前景,又有兴趣的,自己平常花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想完之后立即随笔写下自己的“想后感”。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能在自己的兴趣上掌握一技之长岂不美哉!毕竟也是一种幸福嘛!(而幸福就是让生活更美好。)归纳完后,就在那两张纸上写上“爱好篇”。而后,再取出纸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纳。可分为性格篇,礼仪篇,工作态度篇等等。

  其次是通过外化的行为,即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完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古有,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其用在干部培训上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的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看自己很容易被主观化,当然,外人看自己就容易客观化。但是,倘若,我们能将两者综合起来,相信,主客观的两者结合将会淋漓尽致地将自己完整地凸显出来,即使没有十全十美,亦也会有十全九美之功效。所以,作为干部应善于与人沟通,将朋友视为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醒自己,完善自己。话说到如此,不知大伙是否联想到了之前所做的爱好篇,性格篇,工作态度篇等等,在此,并还未结束。毕竟,那些篇目主观化甚为严重,所以代表性不够,急需进行“输血”------外化的血源,也就是刚刚我们所提到的:“朋友眼中自己”。归纳完后,为自己准备一个档案袋,并在其上注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然后,将刚刚 整理的材料装进去。

  注明:在档案里的篇目并不是要将其尘封。恰恰相反,这是作为一名干部应该每天都去审视,一旦发觉自己有进步,抑或是有变动,就要立刻,马上进行更新,所有的操作一定要切记理性再理性地进行操作,否则就会出现功半事倍的“惨剧”。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这句箴言至今还镌刻在德尔婓的智慧神庙。

  最后,是“我们往哪里去?”这个问题是最为熟悉的,早在小学乃及幼儿园,老师都老师都曾问我们:小朋友哟,你们以后长大想做什么呢?那时,话音刚落都会有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像什么我要当科学家啦;我要当老师啦,甚至是我要当宇航员等等等。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很多不切实际的空话都变得遥遥欲坠了。有时候想想对于那些孩子思想还很单纯,对现实的认识好极为不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学生干部,已经是成年人了。况且在刚刚总结的内容中,应该对自己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作为思想较为成熟的你们是否有思考过,如今的你们是否还有当年想当科学家的冲动。如果你也同样觉得那太不切合实际了,那么好,就算那很不切合实际,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谈点实际的吧,在实际中,你们又要往哪里去呢?这个问题迄今已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话题了。可是,真正有去思考的又有几个?好吧,让我们回到我们之前所归纳的爱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好篇。看看里面,看看里面有兴趣又有价值的是什么?然后再对比自己现行的状况,不知,偌大的差距是否能震撼你的思维神经?目标的有无?无外乎于自己对现行状况的敏不敏锐?审视完后,我们再拿出一张纸来,写上,“我们往哪里去?(Where are we going?)然后慎重地理性地写上今后我们即将 “going的地方”。而今后的计划无外乎为这条路添砖加瓦,铺上鲜花,相信,在花团锦簇的路上,其一路将是幸福的,而幸福就是让生活更美好。

  二,每天刷牙时,都能去考虑考虑现今复杂的需求

  麦奎尔的需求理论为我们很清晰地阐述了人的社会动机心理。从人的社会心理来研究,人的动机往往都和如今的现实需求有着紧密的关系。需求,就心理而言,既可以说是行为者的理性意向,也可以是比较模糊的内心忧虑。

  麦奎尔将需求归为12类。这12类需求,在我看来,对于干部是相当有借鉴的价值。它们分别是:一是追求一致性的需要,包括和谐、态度、气氛、形象等等等。如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出现意见不合,抑或是谈话的不顺,而导致工作很难有效持久的进行下去,这是倘若我们有去思考这一需求的话,相信这一情况将会有所改善。二是归因的需要,需要知道导致自己所关注的事件发生的原因,比如,当你发现某一个部门非常成功地举行一场活动,而且影响甚是深渊,这是你有的不应该是羡慕嫉妒,而是力求寻找其成功的秘诀及原因。三是归类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事物归类,降低认知度的付出,比如之前我们所讲的对认识自我的归类,抑或是信赖的人为我们推荐的方法。四是对形象的标志,同一着装、代表性的风格、强调个性、又追求来由。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不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干部因为某个活动甚是很好,而将其照搬照抄,完全没有了自己的东西,这时,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所以,同学们,有机会自己筹办一场活动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五是追求独立的需要,“成为自己”自我的价值体系,独立行事,自我控制,无干扰服务,不过分张扬推销。,要学会“独善其身”。在大学里,我们非常不幸地看到许多干部的依赖性,例如,很多干部对自己被安排到的任务不能独立的去完成,往往喜欢推这推那的,完全不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因此总会留下这不好的习惯。说到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我姐问我的一件事,她说,成石啊,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女生有的人喜欢打包去宿舍吃吗?我说,可能是她喜欢在宿舍吃吧,话一刚落,我姐不禁笑了一声。她说,我偷偷告诉你把,像我们班通常是结伴去吃饭的,倘若,等不了一个人,先去时,那个后面自己去吃的人往往会打包去宿舍吃,因为一个人在食堂吃似乎显得很不好意思。等她说完,我更觉得好笑,而她却很认真的告诉我,确实有这样的事。“确实有这样的事”!想想都不禁让人深思,这样的问题到底是出现在哪里?六是求新和猎奇的需要,寻求变化,满足冲动性行为等。对待自己身边相关的人,抑或是好奇的事物,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好奇心,乃至是一种冲动急需被满足,这时,是好事,但俗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在冷静下来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对“好奇”死缠烂打。这样,在死缠不放的赖皮下,又不失冷静。相信,一定会收获不小。七是自我表现的需要。希望让他人知道自己情况以及会做出什么行为等。以名气昭示自己的身份、品味和阶层。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士兵的不是好士兵”。每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