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的十五个境界

1、不求圣人,但求好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带病坚持工作最后晕到课堂,一心扑在教学上而忽略营造家庭幸福,即使父母病逝仍然坚守讲台的师德是不值得提倡的,“圣人”师德可以成就“英雄”,但不能成就名师。做个好人,做个与人为善、博爱仁慈、认真负责的好人,你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仅此而以。做一时好人容易,做一辈子好人很难,但教师应该是做一辈子好人的追求者和示范者。
    2、不求完美,但求完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广告词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完美无缺永远只是无法实现的幻想,而不断完善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教师不应该惧怕教育失误而裹步不前,更不应该苛求学生没有缺点。不断鼓励自己和学生的进步才能完善,完善是向完美靠近,但不是完美。
    3、不求伟大,但求高大。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但教师永远是平凡的职业。中国历史上称得上“伟大”的教师,从孔子到陶行知也元宵祝福网页 是屈指可数,绝大部分教师一辈子都只能用默默无闻来形容。做不到伟大,但我们可以高大。每个教师都可以达到人格高大、品德高大、在学生心目中形象高大,其实这就是一种伟大,教师的高大积累起来才能成就教育的伟大。
    4、不求成名,但求成功。教师这职业本不是捞取功名的行当,心平气和地守望教育,乐守讲台,得无数学生尊敬,有众多家长称赞,虽难成名,但能成功。成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非是上了一节舒心的课,辅导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拿了一个级别很低的荣誉证书,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5、不求权位,但求地位。权位是别人给的,虽能积极争取,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不得自己左右;地位是自己给的,“天理自在人心”。教师如能将自己的工作视为强盛国家与民族的“匹夫”责任,哪怕是一颗微乎其微的尘埃,你的地位也绝不在某些“高官”之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倡导教师要“自命清高”一些,别人都说你是“太阳下最光辉的”,我们自己为何要收敛光芒而自惭形秽呢?
   6、不求尊贵,但求尊严。论钱、论权、论势力,教师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尊贵。虽然“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历史已成过去,但尊贵也肯定与教师无缘。没有尊贵并不妨碍人的尊严,教师更应该成为峥峥铁骨的硬汉,具备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跪”着教书只会得到可怜和同情,傲然挺立,即使一棵小草也能在狂风骤雨中岿然不动。
   7、不求荣华,但求荣誉。教师如果想追求荣华富贵,无异于水中捞月,镜里摘花。图富贵另觅他处,怕清贫莫入此门。教师靠的是精神立足,而不是物质立身。教师能够拥有的是荣誉,荣誉才是崇高灵魂里不可缺少的因素,光有荣华没有荣誉与行尸走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8、不求待遇,但求知遇。教师纯粹从工资待遇出发,认为“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肯定会贻误教育大计。“士为知己者死。”求待遇不如求知遇,能在一个和谐的校园里工作,能拥有一批热忱的同事,能遇到一个重才的校长,能分到一班尊师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9、不求无过,但求无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错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垃圾”,能从中吸取教训就是“垃圾”回收,照样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带来启迪和智慧。“无愧我心”更是一种俯瞰天地的境界,教师要真正做到不后悔、不内疚、不惭愧,能内省、能自察、能责己,这样的心胸又岂在“圣贤”之下。“无愧”其实是对自己更高地要求,更大地期待,更严地鞭策。
   10、不求全心,但求爱心。要求教师全心全意地“扑”在教育事业上而心无旁骛,也许少数人能做到,但大多数教师不可能做到。“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而已。”而且爱心是广义的,包括爱学生、爱朋友、爱同事、爱同学、爱家人、爱亲戚、爱人类以及爱自己,不是单纯只爱学生的狭义之爱。爱心,师德的基石与核心。
   11、不求满意,但求满足。“众口难调。”要求教育的效果和教师的工作,既要达到国家教育的目标,又要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还要得到众说纷纭的家长满意,更要得到年幼天真孩子的赞语,“问苍茫大地”,谁能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不一定就是真教育。教育不单纯是迎合口味和接受建议。但最根本的是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教育只是为孩子地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而已。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