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元代是由蒙古贵族建立的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为维护自身政治统治、笼络人心,忽必烈对多元的宗教信仰采取保护、利用和发展的态度,对中原地区已有的佛教、道教及回回教(伊斯兰教)、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等其余宗教信仰都予以承认,故在元代形成了多种宗教与文化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忽必烈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宗教观,对其国号的命名有深刻的影响。最终确立的“大元”国号,对明清两代国号的选择和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Yuan Dynasty, a unified multi-national empire which had a vast territory, was established by the Mongolian aristocracy. In order to maintain his own political rule, and win the people’s support, Khublai Khan took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multiple religious beliefs; that is, he protected, utilized and developed these beliefs. Since he recognized beliefs such as Central Plains region, Buddhism, Taoism,Islam,and Christian. Yuan Dynasty formed a situation which various religious and civilizations coexisted and developed together. This situa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 toward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The final established title "Da Yuan " country, 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profund impact toward the choice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itle of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Ming Dynasty.
关键词:忽必烈;宗教观;大元;佛教
Keyword:Khublai Khan;Religious view;"Da Yuan";Buddhism
目 录
一、绪 论6
二、近年学界相关研究述评7
(一)近年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综述..7
(二)近年国外学界相关研究综述..8
(三)研究分述..9
三、忽必烈的宗教观:多元并存,共同发展..9
(一)佛教在元代的地位10
1.皈依藏传佛教 尊八思巴.10
2.团结利用汉地佛教...11
(二)道教在元朝的传播11
(三)对其余各宗教的态度...12
四、忽必烈宗教观的特点13
(一)政治性13
(二)宽容性13
(三)含弘性14
五、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之原因14
(一)忽必烈接触汉字的机缘——蒙古帝国的分裂15
(二)“元”字种种释义..15
(三)《易经》与《建国号召》——“大哉乾元”16
(四)“元”的其他可能来源——卜卦、佛教16
1.卜卦的影响...16
2.佛教的影响...17
(五)“大元”国号的其余联系与选择..17
1.“至元”、“大都”与“大元”的联动关系.17
2.为何是汉字“大元”而非八思巴文...18
3.为何是“大元”而非“元”...18
六、结 语..19
致 谢..21
参考文献..22
图目录
图 1 1230-1255年间的蒙古帝国15
图 2 “元”字篆体..15
图 3 谋士们卜卦的结果..16
图 4 忽必烈时代的大都..18
表目录
表 1 元世祖至元年间修建大寺及耗费情况统计表 ..10
一、绪 论
(一)选题背景
公元1260年“马上皇帝”成吉思汗的嫡传子孙忽必烈继任第五任大汗,建立大元王朝,成为中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元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并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忽必烈在入主中原之前,蒙古最早信仰原始的以“万物有灵的多神宗教观念”的宗教——萨满教,以“天”为至尊神。据《元史》记载,蒙古第三任大汗宪宗皇帝“酷信巫觋卜筮之术,凡行事必谨叩之,殆无虚日,终不自厌也。”[ ]他对于其他宗教也保持着宽容的态度,例如他在接见罗马天主教使徒鲁不鲁克时表示,“我们蒙古人相信只有一个上帝,主宰所有人的命运,但就象上帝让人的手生出互不相同的五指一样,上帝也允许不同地方的人们拥有不同的信仰。”[ ]忽必烈在入主中原之后,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大元帝国,中国国内各民族得到了密切的联系,同时外来的民族也大批涌入中国。正是多元的民族,导致在他们在宗教信仰有所差异。为了巩固统治,忽必烈必然对各民族的信仰采取着多元化的兼容态度。在《多桑蒙古史》中记载:忽必烈实行统治时,“诸省及一班行政官署,告以蒙古人或外国人为之长。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教信徒皆有之,其隶帝室者居其泰半。”[ ]这条史料同样说明忽必烈在位时期对各种宗教的宽容、友好的态度。忽必烈对多元宗教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元代宗教政策的政治性、含弘性与宽容性。 试论忽必烈的宗教观兼说大元“国号”的由来: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