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即位后所做的另一件重要的大事,即定蒙古国号为“元”。忽必烈在改国号,建年号的过程中,其宗教观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大部分学者,都或多或少夹杂着这样一种观点:蒙古人的汉化程度极低,因此他们的朝代“大元”只存在了百年未到,满人汉化程度高,因此清朝延续了近300年。因此,有关“蒙古人汉化程度低”的说法存在诸多疑问:
其一,根据元史记载,在1260年(宋理宗景定元年)五月十九日颁布诏书,诏书中曰“可建国号‘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既然蒙古人汉化低,为何不以蒙古语来定国号而用汉族经典呢?
其二,根据诸多文献记载,忽必烈在位时,当朝有部分汉人被重用。倘若蒙古人真如传闻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并不接受汉文化的话,这些汉人官员又从何解释呢?
其三,“元”改字在佛教经典中亦有出现,而佛教起源于印度,且忽必烈崇尚佛教,为何会在诏书中说明引用的是《易经》的乾元而非佛教著作呢?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拙稿共分为四部分,首先从忽必烈的宗教观切入分析,具体分析忽必烈时期的宗教政策及特点,最后从“元”字之起源,各路释义以及忽必烈的年号“至元”等轶事来探究元代取国号“大元”的原因。
(二)选题意义
元代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上承南宋,下启明清。忽必烈对多元宗教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元代宗教政策的政治性、含弘性与宽容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元代对佛教特别尊崇,佛教在元代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忽必烈信奉和利用佛教,佛教作为其思想统治工具,极大的影响了元代的生活。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宣传清心无为的思想。在忽必烈时期,道教主要有全真教、正一教、大道教与太一教等。北方地区主要为金代兴起的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南方地区以龙虎山的正一教影响最巨,全国形成了北有全真,南有正一的局面;正如成吉思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忽必烈也承袭着这一模式。回回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没有受到排斥,反而能和佛教、道教保持着一种并立的状态。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忽必烈统治下的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对明清两代文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迄今为止,尚少有专门研究忽必烈宗教观的论文或著作,拙稿对忽必烈的宗教观进行整理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
中国自古就有从图腾崇拜至各种多样的宗教活动。忽必烈对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观念,并且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宗教的发展趋势以及宗教的影响力。时至今日,我国的宗教观念、宗教组织更为多样化,各种宗教活动也更为活跃。拙稿的研究对于当今时代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打击邪教,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内容
拙稿主要研究忽必烈的宗教观,即忽必烈对宗教的认识及态度。采用宗教史研究的方法与思路,选取忽必烈统治下的各宗教派别采取的不同政策加以深入考察,力图通过分析史料,归纳特点并找出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考据、统计等历史研究方法,先从整体上理清忽必烈时期的宗教政策,再深入探究忽必烈的宗教观与“大元”国号的内在联系。但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觉关于忽必烈的宗教观研究比较稀缺,所以尽力翻阅并参考了一些古籍史料并结合学者的有关著作来简单论述了拙稿。 试论忽必烈的宗教观兼说大元“国号”的由来(2):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