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地域知识的层级传播以唐后地方志中绍兴形象的书写为例

时间:2025-07-02 22:32来源:100143
对绍兴地区地方志、雍正《浙江通志》、历代全国地理性总志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编写的需要,地域知识是在以层级的形式逐步地精简,即府县志向

要:通过对绍兴历史上刊行的地方志、通志、总志中的文献记载进行比对和研究,来探究绍 兴地方志文献中的地方书写向外传播层级精简的特点,可以发现,地方知识在编者不断地选 择与删改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积淀过程,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信息。

关键词:地域知识; 地方志; 层级传播;地方形象

Comparing the records of local Chronicles, provincial topographies and national topographies in Shaoxing’s history and studying them, to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amlining of local writing in  Shaoxing’s  local Chronicle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has been completed when the local knowledge has been selected and edited by the editors , which has become the universal information.

Keyword: Local knowledge; local Chronicles; Hierarchical Dissemination; local image

2

3

绪论 4

一、同时代县志、府志、通志、总志中地域知识的传播特点 4

(一)、会稽、山阴两县地方记载的发展过程 4

(二)、县志——总志:知识传播的特点 5

1. 县志条目在其他志书中的留存情况 6

2.一统志中具体书写内容精简方式的探究 8

二、历代总志中纵向的信息传递情况 9

三、从人物书写上看一统志的修编给地域知识传播带来的影响 12

四、地方性知识传播的积极意义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绪论 会稽山水尽知名。人在镜中行。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采莲越女照人明。花下只闻声。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许我 他年来否,月明何处吹笙。①词作从会稽的山水、古迹、人物这三个方面,共同构建出会稽地域之外的文人对会稽这 一地方最深刻的印象。不仅文学中的书写诗如此,唐后各朝的地理总志对绍兴地方的书写中, 山水、古迹、人物,同样组成外界对会稽这一地方刻板印象。

在山水、古迹、人物之外,绍兴这座城市自古至今的一些更加具体的内容,包括绍兴地 方独有的地域知识,往往被地方志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在地方志中记载的信息向外传播成为 公共的非本土知识的过程中,“家乡的”、“本土的”知识产生的损耗和保留的内容,对地方 性知识“全球化”的研究颇具借鉴意义。

探究绍兴地方志文献中的地方书写向外传播的特点,需要收集历史上历代刊行的地方 志、通志、总志中的文献记载并加之比对来进行研究和验证。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 处江南富庶之地,自古以来修志之风炽盛,保留至今的地方志数量颇为可观,《中国地方志 联合目录》中记载有存本保留的民国之前成书的会稽县志、山阴县志及相关的府志、郡志多 达十七部,其中以明清两代的志书居多,客观上为地域知识传递特点的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持。 笔者生长于斯,对家乡的人文历史一直抱有极大兴趣。通过对地方志中绍兴形象的研读探究, 笔者对家乡的地理人文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地域知识的层级传播以唐后地方志中绍兴形象的书写为例: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57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