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资源配置模式创新的思考(7)
二、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
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是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兴起和落后产业的淘汰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包括:
首先,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和动力。科技创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只有技术水平高,产业结构调整才有厚实基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才会多元化,手段才会多样化。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越快,适应市场的能力越强,这个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和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甚至如果这个产业的联系效应大、波及范围广,就会引起新一轮产业变革,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技术周期决定产业周期。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生命,都经历着投入使用(投入期)、渐趋普及(成长期)、广泛应用(成熟期)、逐步淘汰(衰退期)的整个过程。而技术生命周期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经济范式,产业的周期是由技术周期决定的。例如在技术创新阶段,产业规模小,进入壁垒高;在成熟技术阶段,技术模仿率和普及率增加,产业的竞争性也随之增加;而技术标准化阶段,技术产品高度标准化,技术重要性下降,产业实现低成本战略转移或区域转移,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特征。
最后,技术关联决定了产业关联。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联系的内在因素是技术,脱离技术联系的产业结构是一种畸形的产业结构,是一种缺少内在联系、不能良性循环的结构,因此,技术联系决定了各个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
三、 科技创新促进要素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
首先,促进要素新组合。科技创新可以不断促进要素的新组合,将要素按照一定的关联方式、聚集状态、时间配置等通过优势叠加的方法实现要素的最佳结合,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实现“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
其次,增加要素的替代性。即通过科技创新使得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部分地被替代。如煤变油技术,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也可以由资源要素替代实现新的产品和发明,从而开拓新的原
材料
和新的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促进要素的流动。科技创新体系实质上就是要促进各类要素,如科技人员、信息、技术、设备等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通过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要素存量中现有科技力量及科技成果的富余问题,又可以借助要素流动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要素不足的问题。
2.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
2.3.1 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
构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首先要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含的具体内容,要遵循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针对性的原则,构建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的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具体参见表2—1(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级,其中一级指标由社会总需求、产业结构、科技进步、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经济增长四个指标构成,用于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五个方面;二级指标根据可观测、易统计原则的原则,选取能反映一级指标的具体经济、社会指标组成,数据来源以《统计年鉴》为主)。
表2-1 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指标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社会总需求 1 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共1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上一篇:
基于中国文化和加拿大文化的关系营销比较研究
下一篇:
提升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政府创新管理方法研究
单元型生产线的推拉结合生产方式研究
养老方式选择的代际差异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
明代徐州地区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策略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康师傅茉莉清茶宜兴地区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顺丰嘿客南通地区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
李宁运动鞋在淮安地区4P营销策略分析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