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 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存在的问题 12
1、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里的学习负担仍然过重 12
2、课余活动以室内为主,室外活动较少 13
3、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以个体活动为主,缺少集体性活动 13
4、大众传媒在课余时间里占据了较为重要的部分 13
(二)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存在问题的原因 13
1、学生自身原因 13
2、学校原因 13
3、家庭原因 14
4、社会原因 14
四、对策及建议 15
(一)正确认识课余时间的价值,增强主体意识 15
(二)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将闲暇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15
(三)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 15
(四)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课余环境 16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尤其是1995年5月1日双休日制度的实施和教育部于2000年正式下达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指令以来,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在校时间逐渐减少,课余时间大幅度增加。粗略估计,双休日加上清明、五一、端午等法定节假日以及每年的寒暑假,我国小学生每年处于课余状态的时间接近全年的二分之一。小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加,不仅仅是学生负担的减轻,更意味着希望和挑战,这就要求全社会对小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现状给予足够的重视。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而课余时间的增多,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提供了条件,这也正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推行的目标。充足的课余时间,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有助于他们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里,他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缓解学习的疲劳和压力,增进身心健康。我们知道,在学校课堂学习生活中,小学生需要服从教师的指令和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这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在课余时间,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主安排时间,使其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因此,课余时间的利用将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虽然小学生课余时间有所增加是好事,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课余生活质量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聚焦现代小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逐渐凸显并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如果他们不能合理地安排和利用课余时间,反而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控和规划能力较弱,能自觉地、有计划地恰当安排课余时间的必然占极少数。大部分孩子在课余时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家长安排的任务后,就会以各种娱乐游戏来打发时间,这就失去了课余时间本身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使小学生树立科学的课余时间观,学会合理有效地安排课余时间,提升课余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杭州市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调查与研究(2):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62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