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余杭区塘栖三中体育大课间开展模式与实施效果研究(4)

时间:2025-06-29 09:55来源:100108
(3)有关体育大课间开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纪成周在《影响高中大课间体育运动开展的六大因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在高中学校难实

    (3)有关体育大课间开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纪成周在《影响高中大课间体育运动开展的六大因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在高中学校难实现受六大因素制约:升学率、场地器材、教研学习、科研活动少、体育教师的能力和惰性、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不完善、家长对开展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的制约[6]。

刘翠萍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建议》一文中指出大课间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性上学校各级领导以及教师并不强,仅仅敷衍了事;二是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并不能与体育教学课堂产生有效的结合;三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缺乏可行的计划和方案,导致大课间活动散漫[7]。

闫红霞在《菏泽市牡丹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中指出:体育活动开展中学校的运动活动场地影响最大,排列在第一位;活动器材的缺乏、校领导的不够重视也是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活动项目单一、缺乏专门管理等原因也制约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8]。

可见,影响大课间开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活动器材的缺乏,领导与教师对大课间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活动项目的单一。

    (4)有关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对策的相关研究

    章立早在《关于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针对大课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为:加强大课间的宣传工作,制造良好的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氛围;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大课间” 活动;提高对开展“大课间”活动意义的认识;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课间”活动研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大课间”活动的安排;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在可能情况下改善体育设施、扩大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解决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不够用问题[9]。

甘亦农在《校本化实施—-追寻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活力》中,针对大课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为,一是要谨防三种不良现象:简单的放权力,避免产生形式主义;防止跟着感觉走,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需要,忽视大课间“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作用;防止缺乏强硬的政策,出现敷衍了事行为。二是要做好两件事:首先要坚守,教育部门要加强政策制度创建,监督学校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其次要创新,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树立服务意识,赋予学校组织实施大课间的权力,培育学校的创新意识[10]。

刘淑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认为:对现在的大课间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大课间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管理体系,达到人人参与的良好现象;加强组织者培训深度,提高体育教师重要地位;同时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点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11]。

可以发现,针对目前大课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对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提高教师的体育技能并参与大课间中,晚上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树立创新意识,结合学校特点创造本校化项目。

1.4.2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学校体育开展得十分普及,并且拥有自身特色。活动形式多样,运动项目丰富,欢迎全民参与,这不仅促进了对大众体育文化起到了宣传推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意识,德国的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有三种类型:一是采用“一主,多辅”的活动内容;二是将传统手段与非传统手段相结合,二者内容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三是以竞技比赛方式来带动课外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水平。只要参加学校体育锻炼的人员,都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及身体状况等进行咨询了解, 选择自己的运动项目[12]。 余杭区塘栖三中体育大课间开展模式与实施效果研究(4):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7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