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国加强公共资源对科学教育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教育水准,国家将进一步推行缩小班级规模,向学校班级投资,加强课程开发[8]。
2.英国对科学素养培养方式的研究
英国重视科学教育在不同层次教学中的作用,因此英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既釆用“建构式探究”教学模式,也釆用“接受式探究”教学模式 。
英国较早重视信息技术在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运用,并将科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为科学课程整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5]。英国采用数字化实验系统,不仅克服了科学实验中获得数据和测量实验数据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法国对科学素养培养方式的研究
法国在“做中学”方面成就极大。“做中学”即追求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中培养科学素养。
如今教师在课堂上对科学知识仅仅停留在讲授而不是传授,这种死板的科学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了。因此,只有亲自调查和动手实践,学生才能掌握科学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
4.国内研究现状
(1)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存在的优点
① 学校和家庭开始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
首先,小学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日渐重视。许多学校举办多种活动,形成科学特色活动[13]。其次,科学教师职业逐渐趋向于专门化,之前小学因为各种原因,如经济不足,教师资源缺乏等,造成了科学教师为代课教师居多。如今,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师范大学的专业化培养,科学教师愈加专业化[16]。
如今,家长的科学素养也不断提高。打破了从前成绩至上的陈旧思想,更加重视孩子的身心素质,对于科学素质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家长都表示支持,表示乐于为孩子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其自身科学素养[16]。
② 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从而决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 ,课改内容的综合性、功能的发展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为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16]。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课程改革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2)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存在的不足
①小学生对科学兴趣偏低
小学生普遍对网络技术的热点词汇的了解程度较多 [19],但小学生对科学热点话题的关注度不高,对科学教材兴趣程度偏低,参加科学的课外活动也相对来说较少。学生身边缺少科技氛围,科学兴趣也不浓厚,遇到问题也没有想过要动手去一探究竟 。
③ 小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偏低
首先,小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够完善,由于小学生对科学教材的兴趣不高,无法有效率地学习与建立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自然现象的发生,能够准确解释原理的学生只有八成,即便在相关科学课程的领域,能够解释的学生也没有超过六成 。其次,小学科学实课堂缺乏足够参与度。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时,自控能力弱[29]。再者,学生欠缺科学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第一,课本或老师直接给予的科学结论抑制了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其自主思考能力。第二,要求分数是目前中国的教育状态的其中一种现象,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害怕出错,不敢表达自己观点。在科学辩证思维的调查中,近三成学生既缺少自我思考的能力,一成的小学生甚至没有站在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有不到七成的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 杭州市小学高段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研究(3):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