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分析研究

时间:2025-06-25 22:20来源:100080
较小的幼儿攻击对象的选择的没有明显的男女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倾向于攻击同性别的同伴,在我看来,幼儿攻击的目标性别比例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

摘    要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对山水学前教育集团蝶园的75名大、中、小三个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观察,共收集有效样本159件。记录统计分析显示:(1)在学前阶段,年龄越大的儿童攻击同性别的次数显著高于攻击异性的次数;(2)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从物品争夺逐渐转向秩序感的遵守;(3)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工具性攻击的行为逐渐减少。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事件取样;学前儿童

Abstract

Using the event sampling observation method, a total of 159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three-month observation of 75 adolescents in primary, middle, and junior classes at the Butterfly Garden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Group.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cords showed that: (1) In the preschool period, the older children had a higher number of attacks on the same sex than the number of attacks on the opposite sex; (2) The main reason for children’s aggression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competition for items to the sense of order. (3) As the age increases,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s instrumental attacks gradually decreases.

Keyword:aggressive behavior; event sampling;preprimary children

目    录

摘    要 3

Abstract 3

表索引 5

一、引言 6

(一)选题背景 6

(二)相关概念及定义 7

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7

2.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8

(三)相关研究 8

1.生理因素 8

2.营养物质因素 8

3.教育因素 9

4.社会因素 9

(四)研究目的 9

二、研究方法 9

(一)研究对象 9

(二)研究方法 10

1.采用查找文献 10

2.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 10

(三)研究过程 10

1.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以及观察攻击性行为的范围 10

2.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记录的维度 10

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记录表 10

4.观察时间 10

5.数据处理 11

三、研究结果 11

(一)攻击者与攻击对象性别关系的年龄变化 11

(二)攻击行为的起因 12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类型 13

四、讨论与分析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3

附录 13

表索引

表 1大中小班男女人数及平均年龄分布表 9

表 2攻击者年龄和性别的次数分布与百分比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分析研究: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7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