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我院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组,22例采取骨科常规护理(对照组),23例行常规护理外并行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对比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如感染、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发生率等,其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上述各项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是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质量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并发症预防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人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关节活动性,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很多并发症,为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术后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出院时无他人帮助可独立坐起及扶拐短距离自己行走,并且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9~86岁,中位年龄67.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3例,股骨头坏死12例,髋臼骨折的10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34例,全髋关节置换11例,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状况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组,22例采取骨科常规护理(对照组),23例行常规护理外进行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观察组)。

  1.2.2 统计学处理

  1.2.2.1 对两组护理后伤口感染、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发生情况进行X2检验;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比较表 (例数n)

  组别

  例数

  伤口感染

  髋关节脱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压疮发生

  关节僵硬

  肌肉萎缩

  对照组

  22

  6

  4

  5

  5

  10

  8

  观察组

  23

  1

  0

  0

  0

  2

  1

  X

  10.06

  4.59

  5.88

  5.88

  4.66

  7.20

  p

  <0.01

  <0.05

  <0.05

  <0.05

  <0.05

  <0.01

  1.2.2.2 对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进行t检验,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表 X±S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

  对照组

  22

  21±6.63

  3.23±1.21

  观察组

  23

  15±3.32

  1.85±0.67

  t

  3.86

  2.21

  p

  <0.01

  <0.05

  2 结果 查t0.05(43)=2.021,t0.01(43)=2.704,两组住院时间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住院费用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且并发症的发生伤口感染、肌肉萎缩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其余各项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 护理讨论

  3.1 早期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

  3.1.1 感染 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3~5%,甚至高达10%。因此,预防感染极其重要。护理措施:①完善术前准备,严格备皮,皮肤无破损、无感染,术前半小时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变化;③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伤口引流袋每日更换,及时性准确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翻身时防止逆性感染,引流管一般术后24~48小时拔除[1];④保护伤口敷料干洁,观察伤口有无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⑤预防坠积性肺炎,尽早鼓励和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⑥术后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持导尿管通畅及会阴部清洁,定时消毒尿道口,及时更换尿液引流袋。并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3.1.2 人工髋关节脱位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及发生率为0.3%~0.4%[2]。手术后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张力,可能是导致脱位的重要原因[3]。一旦发生将对患者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术前应告知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训练,防止肌肉萎缩,术后常规做患肢皮牵引,穿防旋鞋,置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不可单纯牵拉抬动患肢,侧卧时注意保持屈髋屈膝,两膝之间垫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旋造成脱位。

  3.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文献报道并不少见[4]。其首发症状(肺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发生率为4.6%~19.7%[5]。老年患者因血液粘稠度高,卧床致血流速度减慢,加上手术,导致凝血因子释放增加,易形成血栓。预防措施:①机械性预防措施,通过外界的动力,防止静脉内的血流的淤滞。如穿弹力长袜,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鼓励和协助病人适当活动肢体,早期指导病人行患肢踝关节和趾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曲练习,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栓形成[6]。②药物预防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③对确诊有下肢静脉栓塞的患者,应卧床休息10d,对疼痛较剧烈者应镇静止痛药,对血管痉挛者可用交感神经阻滞药、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抗凝治疗能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再发。④静脉输液时应注意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保护好静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下肢皮肤色泽、肿胀程度、肌肉有无压痛等不适,如有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3.1.4 褥疮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宜卧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受压处给予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不宜翻身者,指导患者用手间歇性垫在健侧臀部,以缓解压力,翻身更换床单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皮肤损伤。

  3.2 心理指导 心理康复决定肢体的康复,只有病人战胜自我,充分解除思想顾虑,才会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应在详细做好术前康复指导的同时,通过讲解髋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可靠信息。同种病例的手术效果,活动的重要性以及让病人与同类病人交流等方法,以增强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3.3 康复指导 为了达到手术后的预期效果,功能锻炼应尽早进行。手术当日麻醉作用消失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舒张锻炼,踝关节的背曲和上肢运动等。术后第2~6天,同时要上肢肌锻炼,可使患者术后较好地使用拐杖。术后第7~14天,继续功能锻炼,可增加仰卧直腿抬高运动,抬高30°,仰卧屈髋屈膝运动,练习屈髋以后逐渐增加屈曲度,但应小于90°。术后第14天,训练坐位到站立点地、立位、进行髋关节伸展,屈曲练习,立体平衡训练等。出院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及活动范围,较好地执行出院后康复计划。嘱病人三个月内不能向患侧翻身,坐在凳子上不可弯腰拾东西,不能进行除散步以外的任何运动[6]。在日常活动中,尽量做到三不:不负重,不盘腿,不坐矮凳,即屈髋<90°。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本组病例均已顺利完成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卓大雄.中国康复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0

  2.吕厚山.人工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69~255

  3.王慧玲,张晓萍,付艳,等.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86

  4.王乐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1].中华骨科杂志,2005;(7):418

  5.娄湘江.同期完成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4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17

  6.曹红.应用微创技术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10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19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