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中学音乐课堂器乐中器乐教学以长笛教学为例(2)

时间:2025-08-07 21:58来源:100305
5 (三) 进阶的综合练习 5 1. 编创联系 5 2. 配乐体验 5 3. 重奏练习 6 参考 文献 7 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 的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获得的大幅提高,

5

(三) 进阶的综合练习 5

1. 编创联系 5

2. 配乐体验 5

3. 重奏练习 6

参考文献 7

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获得的大幅提高,社会各项制度逐渐完善,教育理念也由普及基础知识教育向着重视素质教育转变, 基础艺术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实现音乐教育与当今全面素质教育的融合,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版)》,推动新时期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道路上的中学音乐教育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育推进过程中或是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的使用中仍然缺乏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学生美育的需求。器乐教学作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特色教学方式,目前中学音乐课堂对于相关器乐教学缺乏重视,仍然采取传统的歌唱教学方式,没有认识到器乐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乐器的操作使用,使得中学的音乐课变成了简单歌唱课。针对此类情况诸多学者也针对我国中学音乐器乐教学开展状况展开研究,其分别从教学方法、教育现状以及相关教育意义等方面对小学器乐教学展开研究。而本文从诸多中学器乐教学中的长笛教学出发,立足于器乐教学原则,旨在探究长笛教学中实质性的教学方式,从而强化孩子歌唱能力和乐感,提升其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一、中学音乐课堂开展器乐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乐感

中学学音乐课程的开设目的是通过相关的音乐学习来培养学生乐感,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器乐是目前中学音乐课堂中的一种特色教学方式,音乐是人的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音乐蕴含着人的情感,人们通过音乐实现情感的抒发,同样情感也能够通过声音传递给听众。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开展相关器乐教学能够在歌唱中使学生感受到由音调变化、力度音色的转变等器乐元素的变换带来的音乐感情,丰富的乐器能够带来多种多样的音乐情感,,从而引起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对于中学阶段的器乐教学而言,其均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核心,大量的接触各种乐器能够是使学生体会到来自音乐的艺术美腻,从而形成对音乐艺术的好奇,并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对于中学的学生而言,未受过专业的音乐器乐训练使得其不足于胜任一些复杂乐器的演奏,因而这一阶段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多是以简单乐器学习为主,再配以一些简单歌曲学习,着便构成了目前小学音乐课程器乐教学的主体内容。通过让学生们去参与到乐器演奏中,体验音乐声音中蕴含的情感。

(二)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中对学生活动能力的提高同样是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功能,中学音乐课程不仅是一种音乐欣赏课程,同样也是一种为学生间提供交流机会的课程,器乐学习亦是如此。中学课堂上开展相关器乐教学形式多是集体演奏,这种集体演奏方法对学生间的协作配合要求较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此类演奏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活动能力,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与同学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音乐活动往往伴随着情感的融入,演奏者之间在演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情感的交流,全体学生为同一情感目标将会为学生带来来自心灵的共鸣,养成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演奏活动不仅仅是音乐的盛宴,同样需要来自身体的支持,无论是管弦类乐器的吹拉弹唱、还是钟鼓类乐器的击打都能使学生获得了来自肢体上的丰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使得学生在参与器乐演奏活动的同时锻炼了身体,有益于学生整体的身体健康。 中学音乐课堂器乐中器乐教学以长笛教学为例(2):http://www.chuibin.com/yinyue/lunwen_2058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