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先后经历了“不介入立场”时期、“围堵”时期和“高调介入”时期。 美国作为南海的域外大国,通过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隐性介入等手段干涉南海事务,使南海争端更加复杂多变。因此,中国应在不放弃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经济手段、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力争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关键词:南海;争端;美国;中国
Analysis of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 Dispute Since 1930s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merica's attitud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has experienced "Not intervene position", "Containment" and "High Involvement"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as a major foreign countr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terfer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through direct intervention, indirect intervention and covert intervention, making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mo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not abandon the milit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outh China Sea.China should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economic means, diplomatic means and military means to strive to resolve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Key Words: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America China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一 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 4
(一)“孤立主义”外交下的“不介入立场” 4
(二)从“围堵”到“介入” 5
(三)“高调介入”南海争端 6
二 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手段 7
(一)直接介入:确保并加强南海的军事存在 7
(二)间接介入:借东盟之手达到战略目的 7
(三)隐性介入:强化与菲、越等利益相关国的联系 8
三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应对美国介入的战略对策 8
(一)经济政策 9
(二)外交政策 9
(三)军事政策 10
参考文献 12
一 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
20世纪以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程度持续提升。特别是随着美国外交政策由“孤立主义”向“霸权主义”转变,其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也由“不介入”发展到“高调介入”。 正是由于美国不断参与和干涉南海争端,才使南海局势出现了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才变得日益困难。
(一)“孤立主义”外交下的“不介入立场”
20世纪初,美国在外交事务中奉行“孤立主义 ”,避免参与任何美洲之外的争端和冲突。对于中国南海地区发生的岛屿纷争,美国采取“袖手旁观” 的“不介入”政策。处理中法“九小岛事件”和日本“南进政策”的软弱态度,正是美国“不介入”南海争端的集中体现。
南海主权争端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九小岛事件”,法国殖民者是其始作俑者。早在19世纪中期法国殖民越南期间,殖民当局便已经了解到南海优越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因此,当日本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逐步退出南海后,法国决定对南海进行军事占领。从1930到1933年间,法国殖民者陆续占领我国南海群岛的9座岛屿。随后,法国外交部在1933年7月向国际社会申明,法国已经“事实占领”了南沙9座群岛,并取得了合法地位。在国内强大舆论压力下,民国政府与法国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并未取得实质成果。 20世纪30年代以来南海岛屿争端中的美国介入问题探析: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62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