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者对《十日谈》的研究主要是从主题思想、女性主义以及它的地位和意义等角度出发。从美学角度对《十日谈》研究的学者比较少,本研究从巴赫金理论的角度来探析文本,能够将《十日谈》中的复调特征和狂欢化特征体现出来。本论文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论述这部小说中的互文性对话,并确立小说复调特征的对话性叙事声音的艺术特征;根据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论述小说中语言和叙事狂欢化艺术特征。
Abstract:Scholars' research on The Decameron 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me, feminism and its status and signific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there are few scholars studying The Decameron. This study can analyze the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khtin's theory and can embody the polyphonic and carniv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amer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textuality dialogue in this novel, and to establish the polyphonic nove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conversational narrative voice; According to Bakhtin's theory of revel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and narrate in novels.
关键词: 《十日谈》; 互文性对话; 复调特征; 狂欢化理论
Keywords:The Decameron; Intercultural dialogue; Polyphonic features; Carnival theory
目录
引 言 5
一、 《十日谈》中的互文性特征 5
(一) 文本结构间的对话 6
(二) 主题的对话 6
二、《十日谈》中的复调特征 8
(一) 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 8
(二)《十日谈》的对位性 10
三、《十日谈》中的狂欢艺术 11
(一)语言狂欢化 11
(二)叙事狂欢化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 言
乔万尼·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主张人文主义,其代表作《十日谈》可谓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在文坛地位很高。薄伽丘是一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他不仅在短篇小说和传奇小说上成就颇高,蜚声文坛,还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和十四行诗,可谓是成就卓著。薄伽丘十分崇拜但丁,曾在佛罗伦萨大学开设“《神曲》研究”讲座。他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驾齐驱,被意大利著名文艺评论家桑克提斯称为“人曲”。他们对人性的呐喊、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以及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引导着人文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十日谈》的研究不少,但目前学者对《十日谈》文本的文本研究是有限的,只停留在文本本身,提出的观点更具有相似性,主要是批评和比较上,使《十日谈》的文本观点是相对有限的。国内外对《十日谈》的研究不胜枚举。国内研究现状主要是对其主题思想的研究,还有不乏对《十日谈》女性及情爱研究,再者就是对叙述和隐喻结构等文艺理论角度的研究,还有就是从悲剧意识、喜剧意识等角度,试图从美学角度解读文本;当然,还有一部分学者对其意义和地位也进行了研究,学者普遍肯定其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学者也有其他方面的研究。国外的《十日谈》研究范围比较宽泛,从文学本身的研究到叙事学、结构训诂学再到教学方面都有涉猎。国外研究中很多细致的对十日中的某一日的研究,对我们国内研究来说,这样细化的研究十分可贵。 《十日谈》的对话和狂欢艺术: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