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品牌涵义 品牌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区别于其竞争对手的名称、商品或者服务的商标,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将 品牌定义为“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 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从中可以 看出,品牌带来了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是品牌带给企业或者市场竞争力的关 键。
三 “互联网+”涵义 “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于扬(2012)提出的理念,他指出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势必然是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腾讯马化腾(2015)再次提出了“互联网+”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国务院(2015 年)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直至今 日,对于“互联网+”,各行各业已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总结来说有三种概念定义:第 一种将“互联网+”定义为以线下经济为主,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在推广、销售等方面。 比如许多线下的实体经济体在线上开设 APP、公众号,从而为线下经济服务;第二种认为 “互联网+”就是电子商务,如某些地方政府将“互联网+”与农村电子商务划为等号,认 为“互联网+”就是发展电子商务,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围绕电子商务展开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的提高、基础物流建设、信息基础建设等;第三种理解方式认为“互联网+”主要是指的是 在思维模式上面能够利用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思维去革新或者创新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理 念,这种定义较为严谨,学术界普遍认同第三种理解方式。本文在“互联网+”的定义上接近 于第三种定义,“互联网+”不单单是是 O2O、电子商务,还包含了很多方面,O2O、电子 商务都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更多是思维方式上可以运用到更多的“互联网”意识。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展览会品牌相关研究 展览业作为会展业的重要部分,是中国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展览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批品牌展览会如广交会等一系列知名展会,品牌展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参会。但是,在中国展览业的 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有明显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国内各大展会中,大都缺乏品牌 建设理念,以至于国内部分展会难以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马勇、李玺(2002)就对当时的展览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认为中国展览业已由传统型增长阶段转入 了质量型增长阶段,增长形式为会展企业的品牌化发展。华谦生(2004)认为营销和品牌不 可分,强调展览会的品牌整合。
常晓月(2015)对国外两个展览会评估的两个权威——UFI 和 FKM 的评价指标以及国 内学者对于展览会评估的指标的分析进行了相关梳理,发现由于对于品牌展览会评价是基于 研究者的不同的目的性,因此整个评价分析体系难以全面去总结。不过,仍有部分分析指标 是普遍认同的,比如参展商、专业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展馆面积等等。而针对这些指标的定 量分析则将带来优势展览会的优势指标的集合,这对于展览会品牌化发展分析指标的确立具 有十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时代下展览会品牌化策略探索(4):http://www.chuibin.com/jingji/lunwen_20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