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2 药盒燃尽性试验 14
3.3 耐自燃温度试验 14
3.4 药盒的内弹道性能试验 15
3.5 两种药盒性能试验比较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迫击炮是一种曲射滑膛火炮,它具有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的特点,用座钣承受后座力。用迫击炮发射的炮弹称为迫击炮弹,迫击炮弹大多数靠尾翼稳定,也有个别是靠导带旋转稳定的(如美106.7毫米化学迫击炮弹)。迫击弹大部分是由炮口装填发射的,也有某些大口径弹从后膛装填进行发射。同后膛弹一样,根据弹丸装填系数的不同,迫击炮榴弹可分为爆破榴弹、杀伤榴弹以及杀伤爆破榴弹。
迫击炮弹发射时,基本药管下端的底火撞击迫击炮上的固定击针而使尾管内的基本装药被点燃[1]。由于基本装药的装填密度较大,其压力上升很快,一般可升至78.4MPa~98MPa,高温高压的火药气体冲破基本药管管纸筒壁,从尾管上分布均匀的传火孔冲出,直接喷射在附加装药各处,点燃尾管外面的附加装药,达到一定压力后使弹丸飞出[2]。迫击炮弹因为结构限制,装药量有限,通常采用附加药包或药盒的装药方式提高武器性能。
本论文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制备一种符合战技指标,强度较好的迫击炮附加空药盒,以改善目前制式药盒容易变软,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变形的缺点。
1.2 迫击炮发射装药
迫击炮的发射装药是由基本装药和附加装药这两部分组成[3]。基本装药以基本药管形式装于弹丸尾管,而附加装药由发射药和附加空药盒(包)组成,一般都是分装成若干药盒(包)套装在尾管周围。迫击炮的发射装药可分为以下两类:
(1)等重变装药:附加药盒(包)用一种规格火药制造,每个药盒(包)等重,药盒(包)数量和装药号相对应。在基本装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等重药盒(包)即构成1号装药,若增加两个即构成2号装药,以此类推,最大号装药为全装药[4]。
(2)混合变装药:附加装药用两种不同规格的火药制造,每种药盒(包)各自等重。各装药号按规定以一种或两种药盒(包)搭配而成。
混合变装药具有全装药最大膛压及小号装药弹道性能稳定等优点,为减轻迫击炮重量提供了有利条件。缺点是勤务处理不方便,药盒(包)容易混淆。所以这种装药结构只适用于射速要求不高的大口径迫击炮弹。相反,等重变装药勤务处理方便,生产简单。
1.2.1 迫击炮附加药盒(包)
迫击炮的附加装药由发射药和附加空药盒(包)组成,一般都是将附加装药分成若干个药盒(包),然后套装在尾管周围。根据迫弹的构造特点,附加药盒(包)一般采用易燃、灰分少的丝绸或者棉纱纺织品为材料制作而成。目前国内有环形药包、条袋形药包、环袋形药包以及药盒等几种附加药盒(包)的结构形式[5]。而国外的附加药盒(包)大部分是使用高分子化合物成型技术。
环形药包的优点是射击装配和调整药包比较方便,但在高温时,由于药片间的粘连现象,会使弹道性能稍差或者由于发射装填不慎导致环形药包的串动离开传火孔,影响瞬时全面点燃,使弹道性能变差[5]。
条袋形药包的药包长度为装配时紧沿弹尾环绕一圈的长度,以便装配后仍形成环袋状。条袋形药包的优点是小号装药附加药包能充分对正传火孔,引燃均匀,弹道性能稳定,缺点是射击和调整药包不方便。 迫弹发射装药空药盒设计与制造(2):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