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论文提要: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通过这幅画,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近日,由于正领衔的设计团队利用多媒体艺术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再创作,此作品也被誉为2010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一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5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5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1】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仔细品读原画,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宽敞的楼宇、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鳞次栉比。细细品读,仿佛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清明上河图》的精妙绝伦是否完整的反映当时汴京繁荣的全貌?《清明上河图》中是否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字瘦金体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2】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遗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更多的专家对清明二字作出他们具体的阐释。首先怀疑者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

  一、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违背宋人生活习俗。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

    二、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是清明时节的事物。

    三、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

    四、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图中既不下雨,这肯定是御阳用的,根据当时汴梁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五、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云:“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见该书“中秋”条)。”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

    六、画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样的小茶水摊。“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

    八、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土坟后面向城市一段。细细分析,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因为,上坟四季皆有可能,就插花而言,春秋二季都能解释得通。今从画面种种现象来看,说是秋季倒符合实际些。【3】

  众所周知,清明本身就是褒义的词,我们何不理解为在清明的时代,画者歌功颂德,赞美安定的盛世呢?

  二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激发了一大批像于正这样设计师的灵感。他们用多媒体艺术结合长卷的技术给我们带来一次听觉与视觉的盛宴。呈现了一幅放大了30倍的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或者说他们如何把现代的科技运用到这幅名作上呢?

  通过了解,我知道在分门别类的表格中,记录着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的行为、神情、动态:“角色:车夫(挑夫A/挑夫B/轿夫/驴车夫/牛车夫……)、官府(官人/衙役/官吏/衙差)单人角色动作:A61——站在屋顶上指挥的人、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在比划着,A67——席地而坐道士模样的人在演讲,C08——众伙计看着货物表示称赞、纷纷走向货物前、开始搬运(中景)……” 通过了解,我知道具体制作时,首先需要先将人物的轮廓整个“抠”出来。由于原作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只是动态《清明上河图》的三十分之一,因此抠出来的人物要保证逼真,需要进行一些后期处理。而为了不失真、并且符合北宋时代的特征,水晶石创作团队特意聘请了三位专门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共同把关,借鉴了当时的一些人情风貌、衣着装束,从而让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既不失古本的韵味,又能符合动态《清明上河图》的巨幅影像要求。于是,便有了分门别类的表格关系图,将图中出现人物的身份、背景以及各种动态表情、行动变化交代清楚,给技术处理做好“打底”。

  也正是有了这些纷繁复杂的基础资料做底,加上技术的辅助,才能同时使几百个不同的人物、动物可以完成从A点到B点的动态行径,而不出现任何差错。【4】

  精美的设计和制作让这幅国宝级的名画在多媒体艺术的映衬下在熠熠生辉,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锦上添花。

  三

  通过对两幅作品的研究,画家张择端不仅详实而又真实地描绘了京城主要河流两岸的节日风光,而且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发掘和表现了生活中的戏剧和美,以及对市民生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赞美。而今的这幅多媒体艺术作品让人视觉听觉双重享受,这幅作品不仅让我们更生动的了解古代城市,也会为我们现代城市发展留下启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注释: 【1】齐藤谦 《拙堂文话•卷八》 网络查询

  【2】金性尧 《金性尧全集之李东阳提清明上河图质疑》 出版时间:2009-5-1 出版博物馆编

  【3】孔宪易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 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 中国文联出版社

  【4】于正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 2010年6月6日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