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研究综述
加拿大学者Lisa.M.Campbell(1999)在《Ecotourism in Rural Developing Communities》中提出如果政府对旅游景区发展干预较小,一旦外国投资者进入景区开发,没有其他组织能够对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将可能会导致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大不利于社区居民的利益。
Ralf Buekley(2004)在《The Effects of World Heritage Listing on Tourism to Australian National Parks》中提出由于遗产对于地方旅游业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需要对遗产类国家公园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与现代化管理。
Marcjanna M.Augustyn与Tim Knowles(1999)提出:公共部门和私有主体之问的合作关系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因素。政府与私人资本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仅缺乏—套简明有效的评价标准,由此学者根据纽约的案例研究,对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并希望借此找出这种合作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
Joann M•Farve (1984)建立在冈比亚旅游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收益不可能均等的分配给每个居民——处于经济、政治优势地位的群体较轻易地获取了大部分利益,而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如社区居民,则一无所获。这种情况极易加剧强弱失衡的社会结构,使社区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
Calla Bodo(1998)提出观点,对于—般的文化产业(如电影、出版、电视等)私有化是较为可行的;但在遗产领域,则要谨慎:遗产单位的附属商业服务是可以由私人企业承包,可以进行一些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经营;但如果遗产(如历史纪念地、博物馆、国家公园等)本身是由私人企业所承包,那么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将使遗产本身成为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从而危及遗产最为重要的“社会、教育和科学使命”。
Mansperger(1995)和Flinch&Butler(1996)提出一种观点:当外来资金投入到旅游景区开发经营,外来投资者通过操作,实际上就拥有景区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导致弱化了当地社区自身的文化体系和自主权利,更增加了他们对于外界的依赖,不利于当地的生态保护。
2.国内的研究综述
高嘉在《湖南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通过分析湖南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韩小荣在《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中,通过分析我国景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提高对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开发、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作”的目的,并提出想要保证景区的和谐发展,只有这一个方法:顾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主体的关系。
钟高峥等学者在《共同利益视角下的旅游景区开发博弈探析———以湘西州旅游开发为例》中,通过从共同利益视角探讨,提出一种景区开发中政府部门、开发商、产品经营者和当地居民等利益主体的理性策略选择。
张安民等学者在《旅游新景区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以平顶山清水河景区为例》中,以平顶山清水河景区为例,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并提出一种“景区开发的最佳途径”:只有顾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和利益最优化。
尹玛琳在《石燕湖景区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特征分析》中,以分析石燕湖生态公园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偏好与期望、体验质量等为基础,提出观点:要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就必须对游客市场需求特征作细致的研究。 主题景区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和发展趋势:http://www.chuibin.com/yanjiu/lunwen_20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