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分类讨论思想文献综述(3)

时间:2025-07-31 22:10来源:100282
由于一线教师和在读研究生所具有的阅历和研究条件不同,所以在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时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硕博论文中,一般先通

由于一线教师和在读研究生所具有的阅历和研究条件不同,所以在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时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硕博论文中,一般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学习分类讨论思想的情况,通过教师访谈法了解教师对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视程度和了解程度,再提出相应的渗透策略,并进行教学实验进行实证研究。如杨淑芳[15]通过调查和访谈后了解到学生对分类讨论的学习兴趣不高以及教师对分类讨论思想的认识不深刻等现状,从而提出渗透策略并在两个基础水平相当的班级进行教学实验。而一线教师由于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可以直接总结出学生在分类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如罗树全[7]认为,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存在分类意识淡薄,具有盲目性和主观性等问题。

(2)所提出的渗透策略具有多样性

不同学者提出的研究策略各有千秋,但其可行性仍值得反思和检验。如杨淑芳[15]认为,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习题教学、归纳反思等多种方式渗透分类讨论思想。虽然所提策略的角度十分全面,但大部分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缺少新意,其效果仍待考证。而罗树全[7]认为可以从加强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和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有机渗透两大方面出发,培养起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其想法结合新课标与新课程,既有教师的提升,也有学生的参与。因此,要想充分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少不了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2.3 启示

以上分析给予本研究诸多启示。首先,对于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和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两个方向的选择要考虑到自身所具有的条件。鉴于笔者目前还没有条件开展分类讨论思想的课堂教学,因此以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为研究方向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其次,对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进行例证分析时,所采用的例子要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因此以真题或书本内容为研究对象更加可靠合理。最后,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分类讨论思想,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因此,提出建议时也要从师生双方出发。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虽然众多学者、教师对分类讨论思想做了研究,但在硕博论文中专门讨论分类讨论思想的论文较少,且尚未对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做过研究;期刊论文中对初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的研究缺乏详尽完整的体系,大多停留在例证分析和经验总结上。而事实上,从搜集到的浙江省部分地区近五年中考数学真题来看,分类讨论是一个稳定的考点,且占有较大的分值,因此,对初中数学中分类讨论的思想的研究应受到重视。

分类讨论思想文献综述(3):http://www.chuibin.com/wenxian/lunwen_20588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