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与《几何原本》几乎具有同等地位的就是《九章算术》,其名称就是分类讨论思想的直观反映——将实际生活问题划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赢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9]。自近代以来,国内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数学方法论倡导者徐利治先生的著作《数学方法论选讲》第五讲中的许多例子,包括数学结构、数直线结构等也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10]。
2.2 关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的研究
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论文很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类文献的特点作出说明。
2.2.1 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研究
因为上一节已经对分类讨论思想的有关概念作了界定,所以这里不再对文献中这部分内容进行比较和说明。由于在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时,文章的大部分篇幅会用于例证分析,故下文对文献中例证分析的特点进行总结。
(1)进行例证分析时所取角度具有多样性
在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时,学者们一般是在总结分类讨论思想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步骤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例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这里,角度确定的依据有以下三类:根据不同的知识模块,根据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以及先根据知识模块分类,每大类再根据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划分小类。
如候清乐[11]从应用题、三角形问题、函数问题、不等式问题、圆五个知识模块出发,结合家具购买、已知两边长度的等腰三角形面积计算、二次函数系数求解、不等式求解、已知半径的相切圆之间的圆心距求解等例题,分析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应用。王全庆[12]则是从由数学概念、定义引起的分类,由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或函数性质引起的分类,由数学运算或证明的需要引起的分类,由参数变化引起的分类,由实际情况引起的分类以及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引起的分类等引起分类讨论的具体原因的角度出发,结合高中数学中的典型练习题进行分析。而赵秀坤[13]结合了以上两者的做法,先分为代数和几何两大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再根据引起分类的原因、结合习题进行详细讨论——在代数方面讨论了由数学概念、定义引起的分类,由待定参数变化引起的分类以及由数学运算法则或定理、公式的适用范围引起的分类;在几何方面讨论了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和由结论的多种可能性引起的分类。
(2)进行例证分析时所取研究对象的权威性有待加强
在研究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时,研究者们所采用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类:练习题、高考题以及教材例题。就笔者所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对象为一些典型例题,只有马莉[2]的研究是以2010年至2015年的上海高考数学真题为研究对象,而赵海荣[14]则是以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实例、书本例题、课后习题为研究对象。对此,笔者认为书本材料和高考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具有科学性,且高考、中考真题以及书本对日常教学具有毋庸置疑的导向作用,更具有权威性和研究的价值。
2.2.2 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分类讨论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献也有很多,且其研究者的身份分为两类:一线教师,在读研究生,因此其研究成果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不同身份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 分类讨论思想文献综述(2):http://www.chuibin.com/wenxian/lunwen_20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