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 蝉花醇液对紫外线的耐受性
在紫外灯照射下,分别取1.0 mL蝉花醇提液处理10,20,30,60和120 min,以铜绿假单孢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处理后样品液的抑菌活性,实验组加入200 µL处理过的样品,以未经处理的样品作为对照,实验重复3次。
1.4 蝉花醇提物抗氧化实验
以往的研究表明多数真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生物体有害的自由基,避免生物体内自由基积累而引发代谢紊乱。本实验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羟自由基和水杨酸法测超氧阴离子来探究蝉花醇提取物中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O2-)的去除率。取50 mL蝉花乙醇提取液,将其按照极性大小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逐级萃取,使用旋转蒸发仪分别将萃取液蒸至膏状或蒸干,再用纯净水溶解至50 mL备用。
1.4.1 DPPH自由基
DPPH又称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自由基捕获剂。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近些年研究抗氧化实验中重要的评判指标之一。它的无水乙醇溶液呈紫色,在517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且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向其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结合或替代·DPPH,使自由基数量减少,溶液颜色变浅,导致吸光度变小,借此可评价抗氧化剂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蝉花醇提物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4):http://www.chuibin.com/shengwu/lunwen_20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