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铝土矿高效脱硅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4)

时间:2025-07-07 22:21来源:100199
1 材料与方法 1.1 所用实验材料 高效硅酸盐细菌,铝土矿矿粉,培养基,实验用试剂 1.1.1 供试菌株 M78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H19节杆菌(Arthrobact

1  材料与方法 

1.1  所用实验材料

高效硅酸盐细菌,铝土矿矿粉,培养基,实验用试剂

1.1.1  供试菌株  M78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H19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G27伯克氏菌株(Burkholderiaa anthin)本项目拟采用的供试菌株为指导老师所带课题组分离、筛选的具有显著溶解硅酸盐铝土矿功能的细菌新种,菌种现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

1.1.2  供试矿物  铝土矿矿粉是采用铝土矿原矿石磨碎,过筛(200目),水洗,直至冲洗的水至无色透明,烘干而成。

1.1.3培养基

有氮培养基:蔗糖10 g,(NH4)2SO4 1 g,MgSO4·7H2O 0.5 g,NaCl 0.1 g,K2HPO4 2 g,酵母膏0.5 g,去离子水 1 L,pH 7.0。

1.1.4主要试剂

A pH3.9铝试剂缓冲液:120ml冰醋酸用纯水稀释至800ml加NaOH 10.5g,铝试剂0.35g,溶解后pH调节为3.9。

B 0.5%抗坏血酸溶液,将0.5 克抗坏血酸溶于100 毫升水中,现用现配。

C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6)称取13.5g乙酸钠加入12ml冰乙酸,加入水溶解后稀释至50ml。

D ω=1%的盐酸羟胺水溶液。

E ω=0.1%的邻菲罗啉水溶液(少量乙醇溶解后加水稀释)。

F 0.6M的硫酸溶液。

G 50g/L的钼酸铵溶液。

H 50g/L的草酸溶液。

I 抗坏血酸的硫酸溶液:称取1.5g抗坏血酸,溶于10ml 6M硫酸溶液,定容至1L。

1.1.5主要仪器设备

    37℃恒温培养箱、烘箱、分析天平、天平、振荡培养箱、无菌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恒温水浴锅、涡旋震荡器、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高速冷冻离心机、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1.2  所用实验方法

1.2.1培养试验

采用摇瓶试验研究高效硅酸盐细菌菌株与铝土矿矿物相互作用效应及不同培养基环境下对高效硅酸盐细菌菌株风化效应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摇瓶培养研究使菌株发挥最大风化效能的培养条件。

准备100ml的锥形瓶,将其浸没在5%硝酸中过夜,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晾干,在100 mL摇瓶内,加入有氮培养基和1g矿粉,于115 °C灭菌25 min,备用。供试菌株接入2ml LB培养基中活化12-16h,待细菌生长到对数期后期的时候,低速离心(6000r/min,5min)收集菌体,用无菌水洗涤2次后重悬于无菌水中,调节其OD600为1左右,获得菌悬液,显微镜检验无杂菌污染后将菌悬液按2% 的接种量接入每一只摇瓶内,另设不接菌为空白对照,每个菌株设有三个重复。将摇瓶放入摇床中,培养7d。

不同温度的处理:将摇床温度分别设定为26 °C,28 °C,30 °C,35 °C。

不同摇床转速的处理:将摇床的转速分别调节为150 r/min,170 r/min ,200 r/min。

不同起始pH的处理:将有氮培养基的起始pH调节为5,6,7,8,9。

不同装液量的处理:将培养基的装液量分别调节为20ml,25ml,30ml,35ml,40ml。

不同碳源的处理:将培养基的碳源分别换成淀粉,葡萄糖,蔗糖,乳糖。

不同氮源的处理:将培养基的氮源分别换成无氮,硫酸铵,硝酸铵,尿素。

不同碳源浓度的处理:将培养基的碳源浓度分别调节为0%,0.5%,1%,1.5%,2%。

不同氮源浓度的处理:将培养基的氮源浓度分别调节为0.01%,0.05%,0.1%,0.15%,0.2%。

另取活化好的菌液在平板上划线涂布于LB平板,放置28 ℃恒温培养2d,取出后观察菌落的形态学特征。

1. 2. 2发酵液pH值的测定

用Sartourius pB-10型pH计测定发酵液中pH。 铝土矿高效脱硅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4):http://www.chuibin.com/shengwu/lunwen_2058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