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3)

时间:2025-08-07 21:51来源:100304
一、 领导力教育的概述 (一)领导力的含义 领导者通过在领导职能、素质和体系的基础之上,引领和 管理 被领导者,从而实现双方共同的期望的一种能

一、 领导力教育的概述

(一)领导力的含义

领导者通过在领导职能、素质和体系的基础之上,引领和管理被领导者,从而实现双方共同的期望的一种能力和影响力是领导力。首先领导力是一种能力。它是掌握和运用领导规则、方法和艺术,完成领导任务的能力。领导职位和领导体系对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领导力也是一种影响,即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人,使被领导的人自发地、自觉地完成共同的目标。这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有关。

领导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不断反思和自学能力。它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知识,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学习。第二,是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战略思维可以对事物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系统思维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第三,处理人际关系技巧,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第四,协调、统筹和激励的能力。我们应有序的进行领导活动,对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领导,从而使它们富有激情和动力。第五,整合思想写作,提高个体道德能力。

(二)我国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现状

1.领导力教育起步晚

在中国的高校,领导力教育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与外国的领导力教育观念比较为落后。目前,一些高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领导力的讲授,但忽视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更侧重于领导力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类型,培养观念的更新是缓慢的。

2.领导力的教育方式单一枯燥

中国的领导力教育方法模式化、简单化,并且一些高校的做法是相似的,都是基于课程和讲座,辅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特别是领导教育的方式相对简单,缺乏创新性和人文性的模式。例如,在中国的高校领导力教育主要是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活动,如现场模拟,角色扮演,与企业联合培养等。

(三)我国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全球化、多样化和信息技术正在冲击着世界各国。领导力人才对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要保持高度关注,以便及时参与到世界的整合和改变之中。只有具备领导力能力的人才来领导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让其参加到世界的变化发展之中,善于抓住其中的机会,迎接即将来临的挑战,加速自身的发展,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这片群雄崛起的森林里屹立不倒。同样,中国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有利地位,这与我国的高素质领导力人才息息相关。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培养众多素质优秀,品格优良的社会主义人才。目前,尽管高等教育在中国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但是教育问题在部分高校还是存在的,不容忽视的。例如只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偏重于各项技能证书考试,忽视大学生领导力的教育。高校的这些错误做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阻碍。

实现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一方面它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另一个方面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在校的大学生应注重从德、体、智、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各方面都较为优异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人进入单位后,性格孤傲,对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处理不当,难以加入团队合作;而有的人则因为不具有领导能力,在被提拔后不知所措,无法胜任领导。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学习领导力的理论知识,参与领导力的实践。大学生只有重视领导力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使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 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3):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8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