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与分析 8
(二) 小学生学业拖延和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与分析 9
1. 小学生学业拖延和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9
2. 父亲教养方式在不同学业拖延水平上的差异 10
3. 小学生学业拖延和父亲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11
(三) 小学生学业拖延和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与分析 12
1. 小学生学业拖延和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12
2. 母亲教养方式在不同学业拖延水平上的差异 13
3. 小学生学业拖延和母亲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14
五、 思考与建议 15
(一) 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15
(二) 学习任务的布置要适当 15
(三) 树立新型家庭教育观念 16
(四)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 16
六、 结束语 17
(一) 创新之处 17
(二) 不足与展望 17
七、 参考文献 18
八、 附录 20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学业拖延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1984年,学业拖延这一概念初次被Solomon和Rothblum提出,自此之后,关于学业拖延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研究发现长期的学业拖延对人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小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孩子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对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学业拖延行为起到预防和矫治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有关学业拖延的研究
1.学业拖延的概念界定
1984年,Solomon和Rothblum初次提出学业拖延,但是他们没有给出学业拖延的具体定义。MR Johnston和KF Leo将学业拖延定义为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拖延情况,具体是指学生有意愿去完成学业任务,但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CH Lay和HC Schouwenburg则补充了这个说法,他们认为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延迟了任务开始的时间导致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也属于学业拖延。
国内研究者对学业拖延的解释也大同小异。我国学者很多参照国外对学业拖延行为的解释,赵婉黎(2007)将学业拖延解释为学习者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知道应该、也愿意完成的学习任务,或学习者把应及时采取的行动推至将来的非理性行为,是一种非适 杭州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2):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