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迫击炮弹发射装药基本装药的设计与研究(3)

时间:2025-09-19 22:07来源:100548
图1.2 旋入式测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1.3 旋入式测压器 1-套箍;2-身管;3-活塞;4-测压铜柱; 5-本体;6-止动螺杆;7-测压器油 图1.4 测压工装 1.4.2 测速方法 迫

      图1.2  旋入式测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1.3  旋入式测压器

    1-套箍;2-身管;3-活塞;4-测压铜柱;

      5-本体;6-止动螺杆;7-测压器油

图1.4  测压工装

1.4.2  测速方法

迫击炮的测速方法分为直接测试法和间接测试法。

直接测试法主要使用高速摄像机、多普勒雷达等设备直接测量弹丸出炮口的速度,但由于设备价值高且操作复杂,不作为本文测速的选择。

本文测速方法采用间接测试法,测试弹丸出炮口一定距离内的平均速度。其基本的设备主要有测时仪、测试靶,基本原理是测试弹丸通过一定距离的两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相应的飞行速度[5]。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通过现有理论及相应的试验验证,对于迫击炮基本装药的发射药、装药元件、装药元件相对位置等进行确定,结合试验结果明确优化的基本装药的具体结构。根据经典内弹道[17]计算相应的内弹道参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以期为该型号迫击炮发射装药基本装药的应用打下理论和实验基础并达到相应的战术技术指标。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方面:

(1)通过已有文献资料、并结合工厂研制经验给出基本装药初步的结构设计;

(2)根据战术技术指标,对部分装药结构进行相关的理论计算;

(3)通过试验分析各装药元件对基本装药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装药结构;

(4)基于内弹道学计算基本装药的内弹道参数,并通过试验检测基本装药的内弹道性能、安全性、可靠性。

2  基本装药结构设计与计算

2.1  战术技术指标

口径:82mm; 

弹丸质量:4.2kg; 

发射药室容积:1.024dm3; 

基本装药常温平均初速:(100±3)m﹒s-1; 

初速中间误差:≤1.2 m﹒s-1; 

最大膛压最小值(铜柱):≥5.59MPa;

平均尾管压:73.5MPa~127.4MPa;

单发最大尾管压:≤137.2MPa;

单发最小尾管压:≥58.8MPa;

发射装药不允许出现燃烧不完全或者内弹道不稳定现象; 

工作环境温度:-40℃~+50℃; 

安全性:铜座不脱落、留膛,保证勤务处理、发射使用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2  设计目的与设计原则

2.2.1  设计目的

为配备某型迫击炮,设计出匹配的迫击炮弹基本装药,以满足军事应用。

2.2.2  设计原则

(1)满足某型82mm迫弹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2)考虑基本装药在膛内的燃尽性; 

(3)满足设计的“六性”要求,能高效地批量生产;

(4)方便勤务操作。 

2.3  结构设计

基本装药的结构设计包括装药元件设计与装药整体结构的设计,具体地说,就是选择点火药、发射药、固定元件、传火元件以及确定诸元件的相对位置和装药外形尺寸。根据迫击炮条件(迫击炮类型、迫击炮主要参数等)、弹条件(弹的种类、弹丸质量等)、弹道指标(膛压、初速等)、射击环境(使用环境、火炮寿命等)、文献资料、工厂研制经验等,可大致给出初步的基本装药结构设计方案,如图2.1所示,包括保护帽(及铜座)、底火、管壳、点火药盒、中心管合件、发射药、堵帽、封口垫圈、封口垫。 迫击炮弹发射装药基本装药的设计与研究(3):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60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