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酮还原酶与脱氢酶的共固定与性能研究(4)

时间:2025-09-15 22:23来源:100485
其二如图1-3,利用上述制法(第一条合成路线)制得的溴化物7,经Boc保护氨基后得到化合物10,再通过钯催化交换反应从而生成硼酸酯,在脱去Boc保护基团

其二如图1-3,利用上述制法(第一条合成路线)制得的溴化物7,经Boc保护氨基后得到化合物10,再通过钯催化交换反应从而生成硼酸酯,在脱去Boc保护基团后,化合物12与溴代物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9,最后脱Boc保护基团得到克唑替尼[5]。

图1-3 克唑替尼的合成路线II

1.2 手性醇的合成进展

像关键手性中间体(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这种手性醇中,其手性中心连着羟基,而羟基属于较活泼的官能团之一,在医药、农药以及天然产品中都拥有广泛的应用[6],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提高产物的对映选择性[7]。从获得高光学纯度手性醇的方法分析,主要分为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催化法。

1.2.1 手性醇的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按照使用原理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化学拆分法、不对称合成法[8]和手性色谱分离法[9]。尽管目前制备手性醇的方法主要还是集中在化学合成法上,但是其缺陷亟需改进,如导致原材料和溶剂消耗量大,步骤繁琐冗长,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且产品的光学纯度低,反应中又常需要添加有毒的手性催化剂和保护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2.2 手性醇的生物催化法

生物催化法[10]往往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在催化过程中同时具有高度的区域、化学和立体选择性,且对环境比较友好,这使的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制备手性醇的发展趋势。生物催化通常有两种催化模式,一是传统生物催化技术,其中可分为全细胞催化体系和游离酶催化体系,即在液相中通过游离的细胞或酶进行催化。全细胞催化反应时催化效率低下,而利用游离酶作为催化剂时,改善了全细胞催化体系的缺陷,催化速率加快,传质阻力变小了。

随着酶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反应中,虽然酶催化具有多种优点,但若其作为工业催化剂的话仍旧存在缺陷,比如易在强酸碱、高温或反应剧烈的环境下失活,酶与底物、产物易混合在一起,不利于酶的回收及产物的分离纯化和连续化生产。于是传统固定化酶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能够提高酶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的常用方法[11]。传统的固定化酶技术可分为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近几十年,随着固定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又出现了定向固定、多酶共固[12]等方法,在载体材料与处理方法上也都有了许多创新,比如成功利用了纳米材料对酶进行固定化,使得酶的稳定性、活性和储存性都得到了改善[13]。

酮还原酶与脱氢酶的共固定与性能研究(4):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60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