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含糖聚合物简介....5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5
1.4.1 研究意义.5
1.4.2 研究的创新..6
2 实验部分.8
2.1 课题的提出..8
2.2 合成路线.8
2.3 仪器和试剂..9
2.3.1 仪器....9
2.3.2 试剂....9
2.4 实验合成....11
2.4.1 制备降冰片烯二甲酰胺丙二醇NB-2 OH..11
2.4.2 制备2,2-二炔-降冰片烯二甲酰胺乙二醚NB-2 Alkyne..11
2.4.3 制备1-叠氮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2
2.4.4 制备1-叠氮基-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甘露糖..13
2.4.5 制备降冰片烯衍生物含异类糖单体NB-Man-Glu-OAc....14
2.5 化合物的光谱数据...15
2.6 结果与讨论19
3 结论..20
致 谢....21
参考文献...22
1 引言
在1955-1965年之间,含糖聚合物被首次报道出来[1-4]。为了使糖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获得适合聚合的糖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生物学的研究当中,最前提的条件就是制备特定的含糖聚合物,这种聚合物是具有特定的、不同以往的结构和组成物质的。设计某一种特定的含糖单体或者聚合物的结构往往是不简单的,一般都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各类有机化学反应,仅有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还不够,通常还必须要进行纯化,而纯化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根据文献,我们了解到降冰片烯在结构方面有着较为特殊的环状结构,由于这种环状结构的存在,使得其更容易与一些单体(苯乙烯、乙烯等)发生共聚反应,这类共聚反应较为普遍的用于合成和制备聚合物材料,例如:离子交换膜、合成橡胶和其他光学、高分子材料[5-11]。在本论文的研究方案中,我们首先合成降冰片烯衍生物,再引入叁键,得到双边含末端炔烃的单体。继而利用Click反应,在双边末端炔烃上分别引入葡萄糖和甘露糖叠氮化物,最终得到含异类糖单体。多步反应制备得到的末端炔烃单体利用Click化学反应,分层次的在支链上引入含甘露糖和葡萄糖的化合物单体,然后我们将会想办法提升反应当中的转化效率,具体是用控制反应的温度和使用不同的反应溶剂的方法,从而可以合成出不同以往的新型含异类糖单体的降冰片烯衍生物。近年来,随着含糖聚合物在生物制药领域的迅速发展,含降冰片烯的含糖化合物的开发研究逐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文献表明降冰片烯由于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关注。
1.1 降冰片烯聚合物
1.1.1 降冰片烯聚合物简介
降冰片烯(NB),常温时是一种白色的透光晶体,较易升华,还有刺激性的酸味。一般来说,研究人员都是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来制备降冰片烯类化合物的,此反应是九十多年前被首次记录的,这类反应也有逆反应过程,此处就不做详细介绍了[12]。据研究表明,降冰片烯类化合物在高温下不会变性,同时它的透光性也较好。这类化合物较易与其他物质聚合,所生成的聚合物坚韧程度比较高[13]。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降冰片烯的加成聚合物在较热情况下性质不会变化、介电常数也比较低、透光性也比较好,而且不易吸水,所以这类聚合物会被作为比较有发展的光电学信息技术材料。此外,由于其低双折射率,低介电常数,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吸湿性,良好的光学透明性,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因此具有光学记录、光纤和微电子学中的特性,应用前景广阔[14]。然而,降冰片烯均聚物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它们对硅和金属等基材的附着力差,产品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脆性和较差的溶解性。 通过“Click”点击化学制备含异类糖的降冰片烯衍生物(2):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