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
   引言 现代物流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但是,当前国内金融服务发展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物流发展,一方面使得物流企业不能为广大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提供物流与金融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物流资金周转率低下,原材料、半成品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或产品不能“物畅其流”,影响了企业物流运作的效率。

  笔者认为,把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是当前第三方物流公司、金融机构(银行等)或相关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途径之一。据此,笔者提出了“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Finance Logistics)”的研究课题。

  本文的研究,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银行)等进行业务创新,以及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新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金融物流概念

  金融物流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笔者认为,金融物流,即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物流服务,主要指:在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物流、流通加工、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金融物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等。金融物流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直观看到,金融物流也是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创新产品,金融物流的提供商(比如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或自身与金融机构的紧密协作关系,为供应链的企业提供物流和金融的集成式服务。

  3 金融物流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状况

  3.1金融物流的产生背景

  3.1.1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革命。金融物流,是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产品,其不仅能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经营利润,而且可以协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金融物流服务将开国内物流业界之先河,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一次革命。

  3.1.2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在国内,由于中小型企业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所以融资渠道贫乏,生产运营的发展资金压力大。金融物流服务的提出,可以有效支持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活动。另外,金融物流可以盘活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优化企业资源。

  3.1.3供应链″共赢″目标。对于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金融物流可以提高企业一体化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业务规模,增加高附加值的服务功能,扩大企业的经营利润;

  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金融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资本占用率,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或扩大销售规模,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金融物流服务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甚至可以协助金融机构处置部分不良资产。

  3.1.4金融机构创新意识增强。当前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这就促使了金融物流的诞生。金融物流可以帮助银行吸引和稳定客户,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可以协助银行解决质押贷款业务中银行面临的“物流瓶颈”——质押物仓储与监管;可以协助银行解决质押贷款业务中银行面临的质押物评估、资产处理等服务。

  3.2金融物流发展状况

  金融物流发展起源于物资融资业务。金融和物流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当时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就出现了谷物仓单。而英国最早出现的流通纸币就是可兑付的银矿仓单。

  3.2.1发达国家的金融物流业务。国际上,最全面的金融物流规范体系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菲律宾等地。以美国为例,其金融物流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是面向农产品的仓单质押。仓单既可以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也可以在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流通。美国的金融物流体系是以政府为基础的。早在1916年,美国就颁布了美国仓库存贮法案(US Warehousing Act of 1916),并以此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这一体系的诞生,不仅成为家庭式农场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农业营销系统的效率,降低了运作成本。

  3.2.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物流服务。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物流业务开始的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非洲贸易的自由化很早就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作为审查公司进入当地。这些公司以银行、借款人和质押经理为主体,设立三方质押管理协议(CMA),审查公司往往作为仓储运营商兼任质押经理的职位。通过该协议,存货人,即借款人在银行方面获得一定信用而得到融资机会。此类仓单直接开具给提供资金的银行而非借款人,并且这种仓单不能流通转移。

  在非洲各国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赞比亚的金融物流体系。赞比亚没有采用北美以政府为基础的体系模式,而是在自然资源协会(Natural Resource Institute)的帮助下,创立了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不受政府监管的自营机构--赞比亚农业产品代理公司(the Zambian Agricultural Commodity Agency Ltd.)。该公司参照发达国家的体系担负金融物流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同时避免了政府的干预,从而更能适应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

  3.2.3中国金融物流的发展。国外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金融物流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金融物流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在金融物流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

  国内学者关于金融物流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物流服务展开的,未能从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角度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如,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年)提出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探讨;任文超(1998年)探讨了引用物资银行概念解决企业三角债的问题。

  在国内实践中,中国储运集团从1999年开始从事金融物流部分业务。金融物流给中国储运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近该集团公司总结了部分金融物流业务模式,并在集团所有子公司进行推广。

  4 金融物流运作模式探讨

  笔者根据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等)参与程度不同,把金融物流运作模式分为资本流通模式、资产流通模式和综合模式。所谓的资产流通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身综合实力、良好的信誉,通过资产经营方式,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物流、流通加工等集成服务;资本流通模式是指金融物流提供商利用自身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关系,为客户与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协助中小型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综合模式是资产流通模式和资本流通模式的结合。

  本文选取上述三种模式中的几种典型的操作方案进行介绍,试图能给企业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4.1资产流通模式

  方案1:替代采购

  该方案是由物流公司代替借款企业向供应商采购货品并获得货品所有权,然后根据借款企业提交保证金的比例释放货品。在物流公司的采购过程中,通常向供应商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并按照借款企业指定的货物内容签订购销合同。物流公司同时负责货物运输、仓储、拍卖变现,并协助客户进行流通加工和销售。

  方案2:信用证担保

  在这模式中,(1)物流企业与与外贸公司合作,以信用证方式向供应商支付货款,间接向采购商融资;(2) 供应商把货物送至融通仓的监管仓库,融通仓控制货物的所有权;(3)根据保证金比例,按指令把货物转移给采购商。

  4.2资本流通模式

  方案3:仓单质押

  方案3为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最简单的仓单融资是由借款企业、金融机构和物流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借款企业把质物寄存在物流公司的仓库中,然后凭借物流公司开具的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银行根据质物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其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质押的货品并不一定要由借款企业提供,可以是供应商或物流公司。

  方案4 买方信贷

  方案4为买方信贷业务。对于需要采购材料的借款企业,金融机构先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借款企业凭银行承兑汇票向供应商采购货品,并交由物流公司评估入库作为质物。金融机构在承兑汇票到期时兑现,将款项划拨到供应商账户。物流公司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在借款企业履行了还款义务后释放质物。如果借款企业违约,则质物可由供应商或物流公司回购。

  方案5:授信融资

  方案5为统一授信贷款业务就是物流公司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金融机构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公司,由物流公司根据借款企业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在此模式中,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物流公司在提供质押融资的同时,还为借款企业寄存的质物提供仓储管理服务和监管服务。

  方案6:反向担保

  在方案6中,针对借款企业直接以寄存货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有难度的情况,由物流公司将货品作为反担保抵押物,通过物流公司的信用担保实现贷款。也可以组织企业联保,由若干借款企业联合向物流公司担保,再由物流公司向金融机构担保,实现融资。甚至可以将物流公司的担保能力与借款企业的质押物结合起来直接向金融机构贷款。

  4.3综合运作模式

  综合运作模式包括资产流通运作模式和资本流通运作模式,是金融物流高层次的运作模式,其对金融物流提供商有较高要求,例如,金融物流提供商应具有自己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UPS公司,在2001年5月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First International),将其改造成为UPS金融公司。由UPS金融公司推出包括开具信用证、兑付出口票据等国际性产品和服务业务。UPS作为中间商在沃尔玛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小出口商之间斡旋,在两周内把货款先打给出口商,前提条件是揽下其出口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清关、货运等业务和得到一笔可观的手续费,而拥有银行的UPS再和沃尔玛在美国进行一对一的结算。

  5 实施金融物流面临的风险分析

  发展金融物流业务虽然能给金融物流提供商、供应链节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共赢″效果,但提供商却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金融物流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金融物流提供商主要的风险可以归纳如下:

  (1)内部管理风险:这也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之一。包括组织机构陈旧松散,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决策发生错误等等。在中国,企业内部管理风险往往较大。

  (2)运营风险:物流企业都会面临运营方面的风险。但从事金融业务的物流公司,由于要深入客户产销供应链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相对地扩大了运营范围,也就增加了风险。从仓储、运输、到与银企之间的往来以及和客户供销商的接触,运营风险无处不在。中国的物流运输业还处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因此运营风险不容忽视。

  (3)技术风险:金融物流提供商因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而引起的风险。比如价值评估系统不完善或评估技术不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造成信息不完整、业务不畅等。

  (4)市场风险:主要针对库存质物的保值能力。包括质物市场价格的波动,金融汇率造成的变现能力改变等。

  (5)安全风险:质物在库期间金融物流提供商必须对其发生的各种损失负责,因此仓库的安全,员工的诚信,以及提单的可信度都要加以考虑。还包括对质物保存的设施能否有效防止损坏、变质等问题。

  (6)环境风险:指政策制度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包括相关政策的适用性,新政策的出台,国内外经济的稳定性等。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对金融物流造成的风险不大。但国际环境的变化,会通过贸易、汇率等方面产生作用。

  (7)法律风险:主要是合同的条款规定和对质物的所有权问题。因为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另一方面,中国的《担保法》和《合同法》中与金融物流相关的条款并不完善,又没有其他指导性文件可以依据,因此业务合同出现法律问题的机率也不低。

  (8)信用风险:包括货物的合法性,客户的诚信度等,同时信用风险还与上述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联系密切。

  在具体实施金融物流业务时,应该结合上述的主要风险问题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6 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现代物流业正走向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同时,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则挣扎在“想贷不敢贷”、“想借借不到”的尴尬中。金融物流是一种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其为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所有合作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但是金融物流作为一种创新产品,企业界还没有大范围进行实践运作,学术界尚未形成体系的理论框架。本文也仅仅是对金融物流的理论研究和运做模式进行初步探讨。相信,随着金融物流实践的不断积累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金融物流服务将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

  金融物流在物资流通领域的发展前景

  物资流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不仅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将对我国经济结构和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物资流通领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缺少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资流通领域的运作效率和健康发展,因此,把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以动产做质押,搞好金融物流,为物流企业或金融机构(银行等)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新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物资流通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以及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如何降低融资成本,这是目前供应链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可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已经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但是,由于当前内地金融服务发展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物流发展。一方面使得物流企业不能为供应链上广大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或经销商,提供物流与金融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固定资产作抵押,使得中小企业或经销商融资难度加大,影响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因此,把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是当前第三方物流公司、金融机构(银行等)或相关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物流,不仅为中小企业或经销商解决了融资困境,同时也能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新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因此,金融物流在物资流通领域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金融物流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一)金融物流产生的背景

    1.是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但是,由于国内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金融服务发展较慢,严重影响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和企业物流运作的效率,金融物流的产生一方面使得物流企业可以为广大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提供物流与金融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使得中小型企业或经销商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因此,把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是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的需要,也有人把它叫做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革命。

    2.是中小型企业或经销商解决融资困境的需要。在国内,由于中小型企业或经销商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所以融资渠道贫乏,生产运营的发展资金压力大。金融物流的提出,可以有效支持中小型企业或经销商的融资活动。另外,金融物流还可以盘活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经销商库存产品的资金占用,优化企业资源。

    3.是金融机构创新意识增强的结果。金融物流是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即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物流服务,对银行和经销商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当前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这就促使了金融物流的诞生。

    4.《物权法》的实施,为金融物流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主要是动产和货权质押,解决了经销商无固定资产作抵押的难题。

    (二)金融物流的作用

    对于具有有形市场的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业务,不但可以增加市场的配套服务和延伸增值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经销商进驻,拉动装卸量的增加,提高场地和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库房的仓储附加值,提升物流仓储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经销商的商品产销供应链中,有利于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业务的拓展,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物流业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金融物流的发展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物流业务开始的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金融物流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物流企业而生。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从2002年起开始探讨金融物流业务,目前已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金融物流业务已趋于成熟。目前,在诸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的共同探索与实践下,多种金融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已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固的运作模式及规范标准。(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金融物流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金融界日益完善的体制和谨慎的态度使物权监管服务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少。(四)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使国内的金融环境变得空前活跃,正是我们加紧速度与各家银行展开合作的好时机。

    四、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优势

    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与众多的经销商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了完善的物流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为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可以有效地规避业务风险。

    (一)完善的仓储设施。

    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具备自有仓库和铁路专用线,吊装、牵引、运输设备齐全。完备的硬件设施、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为开展金融物流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庞大的客户资源。

    物流企业原有的客户都是开展金融物流业务的潜在资源,为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奠定了庞大的客户基础。

    (三)丰富的监管服务经验。

    物流企业多年的仓库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办法、业务流程、有效的内部防范措施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管理、经营人员,为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奠定了良好的监管服务基础。

    (四)良好的品牌和信誉。

    大多数物流企业都随着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通过自身的服务建设和诚信原则博得了广大银行和客户的信任,为开展金融物流业务建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和信誉。

    (五)可控的业务风险。

    物流企业作为控货方,可以有效地保证对所控货物的管理和控制,做到票物相符,完全有能力规避开展金融物流业务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五、金融物流的发展前景

    1.金融物流领域是近几年新兴的业务领域,从国家政策法规到行业规章制度都对这项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2.当前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金融物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出路。

    3.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使国内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金融物流的广泛推广提供历史契机。

    4.《物权法》的颁布,使金融物流业务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

  金融物流实践与发展简探

  金融与物流本来是两个相互没有直接联系的概念,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向供应链服务的过程中,金融业与物流业之间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价值,并开始了不同形式的融合。此文结合中国外运与银行合作开展的金融物流业务,对金融物流的实践与发展作一简要探讨。

  一、金融与物流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则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品则是经济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品以及废弃物等。

  从以上金融与物流两个概念的释义来看,并没有直接联系,而且涉及两个不同的经济领域。

  金融的概念和领域更容易理解,在世界和中国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有了货币及流通后,就有了金融活动,因此金融堪称经济活动中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

  物流的概念则不一样,尽管物流本身也是一项始终存在于经济活动中的现象,但是使用物流这个概念则仅仅一个世纪还不到。“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经济界使用Logistics一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逐渐用Logistics一词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七十年代后Logistics一词被引进日本,日本同样翻译成“物流”,但是却按新的解释来解释,也即赋与了物流新的含义。

  在中国使用物流概念就更短,完全是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后才引入的新概念,至今还不到三十年。

  二、金融物流与物流金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向供应链服务的过程中,金融业与物流业之间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价值,并开始了不同形式的融合。

  从历史上看,物流与金融经历了从结合到分离,又再次结合的过程。前一个过程反映了制度环境对金融业务便利性和安全性的支持,后一个过程则是微观层次的企业在获得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寻求对主业关联的利润增长点进行整合的结果。

  上述物流与金融发展中的结合与分离这两个阶段,都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而且都是在美国这个金融与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中诞生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给我们启示,金融与物流的结合只能是在经济高度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够实现。

  金融物流与物流金融这两个组合概念,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及模式下,金融与物流哪个概念在前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哪个概念在前面,就代表是由谁在起主导作用。

  金融物流是金融活动中体现的物流过程。金融物流以银行为主导,在有效整合异业协作网络的物流及相关专业化资源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与供应链管理无缝对接的解决方案,以此重塑业务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在强化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拓展业务的空间市场,并开创银行、银行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的多赢局面。

  物流金融则是物流过程中体现的金融活动。物流金融以物流运营商为主导,物流运营商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活动,达到“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

  物流金融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上述两个分分合合的阶段,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进入再度整合阶段,国际物流企业通过对银行嵌入物流功能或者向物流公司嵌入金融功能的方式开展存货融资业务,并将其视为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差异化战略的一部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世界物流巨头马士基、UPS等公司的第一利润源已经不是物流,而是金融服务。

  物流金融发展中最成功的代表是美国最大的物流公司UPS,UPS1998年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资本公司后成立了 UPS自己的资本公司(UPSC),推出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物流和金融的打包服务,以及COD(货到付款)增值服务、基于资产的贷款、设备租赁、UPS资本VISA白金商务卡、商人服务、货物、信贷、弹性包裹等保险、应收账款、出口资本运作、出口信贷、商务信用证及小额商业信贷等金融服务。

  由UPS倡导的“三流合一”(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实践之一。UPS分别通过运输、IT系统和UPSC来实现对“三流”的控制,而这其中UPSC被认为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大特色。UPSC的融资率在55%—60%,高于ABF(亚洲债券基金)通常融资率50%的水平。

  物流金融在国内起源于1986年一些专家提出的“物资银行”概念,当时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型,仍然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故仅仅是专家们的口头讨论。一直到1998年专家们再次提出“物资银行”进行研究,2002年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即一种物流和金融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其物流服务可代理银行监督流动资产,金融服务则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配套服务。所以,“融通仓”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物流金融从理论探讨转向运作模式的研究。美国物流金融的发展,使中国的理论家们认识到,物流运营商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企业运营中现金流的资金缺口。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对金融类业务的严格控制与政策限制,以及中国在经济类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在国内目前还没有能够实现物流金融的环境和条件。一方面政策没有放开,另一方面国内的物流运营商也不具备实现“三流”的软硬件条件。不过,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物流与金融各方面软硬件条件必然会越来越具备和成熟,在不远的未来,国内物流金融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金融模式。

  三、金融物流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金融物流的发展,是随着对供应链的研究,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与实施而不断发展成熟的。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

  供应链金融则是商业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国际银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业务的增长点。国内银行则是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代表,在本世纪初开始的一项新的金融服务品种。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一种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金融物流在国际金融物流业实践中经历了以下几个层次:

  1.银行主导下的代理监管——是国内目前已经开展的金融物流业务的主体模式;

  2.基于物流外包的融资——全程物流融资、融通仓,国内目前正在进行实践试点和准备;

  3.物流金融服务的横向一体化——UPS收购银行、JP摩根收购物流公司,有待于国内政策的放开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目前正在进行探讨与准备。

  根据国际金融物流的发展过程及实践,国内金融物流的发展也将延续以下轨迹:传统贸易融资——单一融资产品(动产抵质押、保理等)——开发增加产品种类——形成产品集成能力 ——最终面向供应链提供结构性融资服务。

  目前国内金融物流已经发展到单一融资产品(动产抵质押、保理等)为主的阶段,正在探索开发增加新的产品种类,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产品集成能力,开始面向供应链进行融资。

  四、中国外运金融物流业务介绍

  (一)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简介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国外运)成立于1950年,是以海、陆、空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为主,集海上运输、航空运输、航空快递、铁路运输、国际多式联运、汽车运输、仓储、船舶经营和管理、船舶租赁、船务代理、综合物流为一体的国际化大型现代综合物流企业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管理的132家中央企业集团之一。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重组,更名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对其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重组后的优势是,中国唯一能实现远洋、沿海、长江、运河(船舶品种最齐全)全程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主营业务的行业地位是:中国第一大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第一大空运货代及快件服务商、中国第一大报关、报检企业;中国第二大船务代理公司、中国第三大船公司、在中国拥有最大的仓库面积。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是中国物流标准委员会审定的,我国唯一的集团整体5A级(中国最高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的战略愿景是: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国内外客户首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

  (二)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集团金融物流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金融物流业务是从本世纪初开始,以集团强大的综合实力,与各银行建立了共同的商品融资业务平台,对银行金融物流业务中的商品质物进行监管,并提供国内外全程物流运输及监管服务。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各国有银行及商业银行金融物流的首选合作伙伴。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目前开展的金融物流业务规模位列国内物流监管企业首位。已完成与银行合作的协议体系,构成了与银行合作的基本框架。集团与工行、中行、交行、深发展、中信、民生、奥地利中央银行等银行签署了总对总协议(含合作协议、监管协议与操作单证范本),与12家银行有合作业务。

  中国外运已完成金融物流业务的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确定了基本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已完成物流监管业务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业务管理办法,操作管理办法,客户仓库监管操作指导书,审批管理流程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外运集团金融物流业务规模从2005年监管货物总值177亿元, 2006年监管货物总值456亿元,2007年监管货值总值1100亿元,2008年监管货值总值7000多亿元,一直发展到2009年监管货值总值30000多亿元,四年之内翻了100多倍,今年预计在去年的基础上还要翻番。

  (三)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集团金融物流业务的产品体系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开展的金融物流业务,从国内的发展情来看,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以单一的业务模式为主,主要有六种基本的业务模式:仓单质押、动产质押逐笔控制(静态)、动产质押总量控制(核定库存)、买方信贷(先票后货、保兑仓、厂商银)、进口开证监管(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出口开证监管(出口信用证项下采购融资)。

  1、仓单质押

  (1)权利质押,仓储方出具仓单(属于非标准仓单模式)。

  (2)适用于质物不流动、整进整出的业务。

  (3)对仓储企业的资质要求高。

  (4)如果使用仓单部分提货,要收回原先出具的仓单再重新出具。

  2、动产质押逐笔控制(静态)

  (1)动产质押。

  (2)按照质权人指令进货和放货。

  (3)适用于质物流动性不强、大笔货物进出库的业务。

  3、动产质押总量控制(核定库存、滚动质押)

  (1)动产质押的主要模式。

  (2)总量之上部分按照出质人指令进货和放货,到达质权人规定的总量则停止发货。

  (3)适用于流动性较强、货物进出库频繁的业务。

  (4)监管方按照质权人通知的价格来控制质物价值。

  这是目前开展的最主要的业务模式。

  4、买方信贷(先票后货、保税仓、厂商银)

  (1)国内贸易,前半部分为信用质押、到货后转为动产质押。

  (2)按照质权人指令收货、验收、放货。

  (3)适用于出质人的上游企业资质好的业务。

  (4)有时监管方还要承担运输等流动质物的监管责任。

  5、进口开证监管(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

  (1)国际贸易,前半部分为信用质押、到货后转为动产质押。

  (2)监管方要提供货运代理等流动质物的监管责任、按照质权人指令收货、验收、放货。

  (3)是外运的主营业务和优势。

  6、出口开证监管(出口信用证项下采购融资)

  (1)国际贸易,前半部分为卖方信贷,接货后转为动产质押,出库装船获取提单。

  (3)监管方要提供货运代理等流动质物的监管责任、按照质权人指令收货、验收、放货、订仓、装船。

  (4)尽管出口运输也是外运的主营业务和优势,但是由于业务环节多,操作复杂,目前仍然在探索中。

  (四)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集团金融物流业务的目标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发展金融物流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信用物流的模式。即外运与银行合作,在向生产和贸易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的同时,签发有物权凭证的“物流提单”,成为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和结算的重要依据。银行根据客户要求和“物流提单”的保障,开展国内信用证和其他融资服务。

  信用物流的基本操作特点是:生产或贸易企业将需要物流服务的货物交给外运,外运向银行提供控制货物的信用单证,银行向生产或贸易企业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即“物流控制+物流提单+融资服务(信用证)”。

  信用物流是大型物流企业利用其庞大的物流服务和管理能力,向银行提供控制货物的信用单证,为银行提供一条高速融资和结算通道。信用物流是金融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更高形式,它要求物流公司能够对企业和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对企业的运输、仓储等全过程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要求物流公司有强大的信誉和信用被银行、企业和全社会认可。

  参考国外的发展情况,金融物流从国内的业务开展情况看,今后将向中高级阶段发展,即各种业务模式的组合,我们认为主要有四种发展趋势:仓储组合——融通仓、上下游组合——供应链监管、贸易组合——代理业务、金融组合——物流金融。

  1、仓储组合——融通仓

  质物仓储、监管、估价、配送、拍卖相结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受仓库资质、规模限制,银行具体业务风险很低,但要承担授信放大的风险,但风险可控。仓库承担选择客户、选择质物、控货、估价、价格波动、质物处置等风险,获取高附加收益。

  2、上下游组合——供应链监管

  质押业务从开证监管开始,经进口报关、货运代理等物流环节,到货物到达仓库后的原材料监管,到生产企业仓库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监管,到销售商的保兑仓,逐步发展成为含仓储和运输一体的物流供应链全程监管。

  3、贸易组合——代理业务

  代理客户的采购、销售、进口、出口,由于占用自身的融资额度,对质物的流动性要求很高,一般为2个月内周转一次。通过贸易以及贸易过程中的融资活动,把银行、生产企业以及其间的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

  4、金融组合——物流金融

  金融与物流的混业经营,目前中国存在法律障碍,但可望在近几年得到解决。类似欧美的马士基、UPS等物流企业的操作模式。

  展望未来,金融物流将围绕供应链融资的实践,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协调供应链相关服务商共建异业联盟,形成功能互补协作型组织,建立以银行为主的资金平台、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平台、以社会资源为主的中介平台、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供应链及协作各方的无缝对接,达到金融物流为全社会服务的根本目的。

  金融物流的误区

  金融物流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所谓时髦的新概念,很多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都应该有过接触,甚至有过实际应用和操作。金融物流,即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物流服务,主要指在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物流、流通加工、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金融物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以及不同行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各行业对金融物流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以及认知的有限性等原因,导致在认识和运用中,对金融物流存在颇多的误区。这些误区既有来自推广金融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也有需要和应用此服务的企业单位。这些误区如不尽快予以澄清,会严重影响金融物流服务业的普及和深化,从而导致大家的误解和排斥,最后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此,根据实际业务所积累的信息,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有代表性的误区,希望能给各位同行一些借鉴和参考。

  只知内涵 不知外延

  事实上,任何一个理论或概念的提出,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必定和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相关。时间在流逝,环境和条件在变化,因此我们不能僵化的去理解某种概念。金融物流服务这个概念在早期实践中,一般是以仓单质押或相类似的形式进行推广和应用。最简单的仓单融资是由借款企业、金融机构和物流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借款企业把质物寄存在物流公司的仓库中,然后凭借物流公司开具的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银行根据质物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其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质押的货品并不一定要由借款企业提供,可以是供应商或物流公司。但发展到今天,仓单质押方式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银行审批的不确定性,质物周转的不灵活性等问题,迫使物流行业创新其他模式来优化金融物流服务。例如,根据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不同,把金融物流运作模式分为资本流通模式、资产流通模式和综合模式。其中,资本流通模式又可分为传统的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反向担保等;资产流通模式又可分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等;综合模式则是这两种模式比较高层次的综合运用。这还仅仅只是基于金融机构参与融资的模式,还有非金融机构的融资,花样就更多了,如订单融资,保险融资等。以上说明金融物流的服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因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演变出更多的模式,其外延可以无限扩张,切不可以停滞或狭隘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金融物流,否则就是人为限制了金融物流在更大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

  重金融 轻物流

  金融物流是金融创新和物流创新的有机结合体。它区别与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地方在于,它必须借助物流在流通领域的资源整合来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而传统的物流业在弱化传统的运输职能后,必须依靠金融的力量,进入企业的实际业务,甚至是核心运营层面,成为企业不可替代或难以取代的战略合作伙伴,从而获得更大的综合收益。因为当企业的 “钱”和 “物”这两条生命线,被一家物流企业所控制的时候,其实两家企业的命运已经紧紧的绑在一起。但在实际业务中,有些物流企业依靠自身强大的财力背景,或借助银行庞大的授信额度,甚至是因为手边正好有一大笔闲散资金等原因,才想到投入金融物流领域,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如何设计金融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发展下去,对于这些物流企业而言,最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变成一个单纯的垫资平台。而一旦经济危机效应削减,或融资环境又宽松起来,这些物流企业必定又要面临出局的结局。事实上,在金融物流的框架下,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只会更高、更细。如前所述,当两家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后,企业势必要将部分内部的资源或信息开放给对方,在这样一个层面上,企业更需要一个完整的方案来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例如从原材料的下单采购、运输、报关,到成品的仓储、分销、结算等。所有这些环节以前可能是分给若干个物流企业分别执行,但现在却要归集到一家来完成。换个角度来看,由于两家企业的利益绑在一起,因此作为企业,它也需要对方操作上更加公开透明和智能化,这也迫使物流企业不仅不能弱化物流功能,反而要增强和扩展其功能。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物流企业沦落为垫资的角色,或自身定位的局限性,在设计方案时,要么牺牲企业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把业务模式设计地过于简单,从而丧失了很多的利润来源;或是只承接很少的一部分对自己有利的服务环节,将硬骨头扔给企业自己想办法解决,造成企业的综合成本和风险上升;再或者勉强都接下来,但是以层层外包的方式处理。这种方式有好有坏,问题在于发包的物流企业先天不足,自身没有能力做好全程的监控和协调,尤其在危机处理方面的行为缺失,企业常常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被弄得焦头烂额。因此,做好物流服务是基本功,否则再好的金融服务也只是空中楼阁。

  粗放有余 精细不足

  不可否认,某些物流企业在金融服务领域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但就整个行业而言,仔细想想,还是让人难免有粗放有余,精细不足的感觉,这主要体现在缺乏创新意识方面。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物流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是一个平台型的服务角色,它很难做到对一个企业的各类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探索,这也许是所有物流企业的通病。如果不是实力和规模强大到一定程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甚至连想都不会想到,这决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大家都比较倾向于在同一类模式下设计方案,例如你建仓库,我也建;你租车,我也租,而始终无法跳出原有的模式,去寻找差异化的地方。但只要做认真的对比和研究,一定会发现各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中各企业的需求都存在很多差异化的地方。例如某些电子类的出口企业,除了有正向物流,还有很大的退运翻修的逆向物流业务有待开发;例如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出口企业因为资金紧张导致供应链的断裂,如何帮助企业把供应链延伸到海外等问题,都值得物流企业去探索,帮助企业寻找出路。只有真正换位思考,占在企业的角度去想问题,才有可能在金融物流领域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天津港:物流金融创出多方共赢新模式

  从事煤炭贸易的北京民营企业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向天津港散货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提出融资申请。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立即为该企业在众多合作银行中筛选了符合需求的盛京银行。经过短短一个月的银行审贷工作,该企业获得了8000万元的融资贷款,此后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再次为其从光大银行争取到1亿元贷款,让这家民营企业顺利度过了资金关。

    作为全国港口第一家涉足物流金融业务的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组建两年来已与77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紧密物流金融业务关系,累计为客商争取到了近48亿元的融资贷款,实现收入1100万元。

    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总经理高玉龙表示,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不仅有助于银行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而且有助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还能提高港口物流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资本运作效率,实现供应链良性互动和多方共赢,进而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资信较低,融资的最大问题就是风险控制。为打消银行对于质押动产风险控制的疑虑,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制定出包括计划申报管理体系、统一的衡重体系、门卫、卡口监察体系在内的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管控了动产质押物可能丢失的风险,解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天津港散货交易公司目前已与深圳发展银行、天津银行、光大银行等20余家银行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