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6],大学生运动锻炼的时间与强度持续降低,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在2014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指出[3]: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其中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问题较为严峻。此外,学生近视率和肥胖学生数量持续攀升。高校大学生每年体质健康测试时发现,某些指标持续下降,情况已不容忽视,静态行为已成为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隐患。身体活动的缺乏,静态行为的增加,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身体活动研究领域和体质研究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7]。故本研究对大学生静态行为与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静态行为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减少大学生静态行为增加身体活动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大学生作为最具有朝气与活力的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希望,然而其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已受到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静态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静态行为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2.静态行为相关概念
2.1静态行为概念
静态行为是指清醒状态下,坐位或卧位时,除了运动、站立、睡眠以外的下肢静止状态,所有能量消耗不超过 1.5 个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s,METs)的行为[11]。例如,久坐看电视,长时间学习办公或娱乐,长时间驾车或乘车,以及手工或艺术创作等,因此,亦有很多学者将静态行为理解为久坐行为或状态。
2.2屏前娱乐概念
屏前娱乐指坐着看电视看电影,打游戏,玩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终端的行为称之为屏前娱乐性静态行为[3]。
2.3屏前学习概念
屏前学习指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终端进行学习的行为称之为屏前学习性静态行为。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以“静态行为”、“体质健康”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医学资源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国家科技文献中心等检索期刊文献,了解静态行为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利用检索式“sedentary behavior”、“Physical activity”等在PubMed等西文数据了进行检索,得到相关文献。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国内外著名的静态行为、体质健康相关文献,并翻阅了大量各高校学报中有关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研究类的文章,为本文研究做了理论上的指导与准备。
3.2.问卷调查法
3.2.1.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运用《大学生静态行为现状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静态行为进行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对大一至大四各个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随机数字表的随机数抽取班级进行调查。
3.2.2问卷设计
通过阅读文献与咨询专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①人口学特征;②静态行为现状;(静态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健康素养);③运动现状;④体质健康状况(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3.2.3 样本量测算
本研究条目数为35,样本量为条目数的10~20倍。最终回收问卷420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共400份,问卷有效率为95%。主要通过线上发放电子问卷调查与随机拦截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3.3. 体质测试法
体质测试严格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细则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里设置了符合我国学校的实际情况、简便易行的测试项目,他们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等在多年来的学校体育实践中得到了证明,这些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各个方面。 大学生静态行为与体质健康现状研究(3):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62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