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医学领域在不断探究的问题,治疗的方法包括基因靶向治疗、抗病毒治疗、物理疗法以及化疗等一些方法,其中化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肝癌的首选疗法,抗病毒治疗是近年被广泛关注的临床方案,包括干扰素、核苷类似物、酚类物质等。肝癌的治疗原则包括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许多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的治疗原则;并且在治疗中严格控制和强调规范化的综合性治疗。
机体正常细胞发挥功能和自身的稳定依靠于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其中就包括细胞凋亡,还有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异常、调控机制失衡、异常细胞的过度增殖等原因有关。细胞凋亡机制由各种相关蛋白基因调控,在机体中发挥着负调控作用,当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活性受到抑制,即抗凋亡基因活化和促凋亡基因抑制,机体就会受到肿瘤的攻击。
研究发现,抑癌基因P53能够识别DNA损伤从而使机体的细胞修复机制失衡,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促使肿瘤的发生;淋巴瘤的产生是由于抗凋亡基因Bcl-2被激活,无法发生细胞凋亡[3],导致肿瘤的发生。若要消除机体发生的肿瘤细胞就需要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研究发现癌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与自噬实现[4]。传统的化疗法治疗癌症是由于研究认为肿瘤是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而导致,所以将杀死癌细胞的化疗药物作为治疗的一种手段。由于化疗药物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并且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化疗患者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从而更加降低了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细胞凋亡是机体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程序性死亡,通过细胞凋亡途径诱导癌细胞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是抗肿瘤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作为治疗癌症的辅助靶点,达到抗肿瘤的最终目的,对治疗癌症有重要意义。1985年印度的学者Kuttan等首次提出姜黄素的抗癌作用,至今有大量实验可证明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5]。
姜黄素是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主要的植物多酚物质,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6]。还可以从中药莪术、郁金等植物根茎中提取,中医治疗中讲求行气通经,活血止痛,作为治疗腹痛及胃部相关疾病的药物。姜黄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凝、抗动脉中样硬化、抗肿瘤等[7],并且有实验证明它的毒性非常低,5g/kg的大剂量姜黄素对大鼠没有影响,其天然的植物色素加之具有无毒性和一定的抗药等性质可以将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用于日常饮食生活中。特别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已有报道姜黄素对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有效,其机制备受人们关注,并且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焦点[8]。
目前有实验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大鼠体内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白三烯的形成,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能够抑制二价铁、铜的氧化脂质及亚硝酸的氧化,同时降低大鼠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促进肝肾脂蛋白代谢机制等作用[9-13]。姜黄素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抑制细胞周期的发展,影响蛋白基因的表达,抑制癌细胞血管生成等重要机制实现抗肿瘤的生物活性作用,并且有实验证明姜黄素不会破坏机体的正常细胞,还能有效的提高免疫力,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14]。近年来,由于其有用的功能活性,特别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在肿瘤预防和治疗领域局域重要的意义。 姜黄素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2):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61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