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提问教学的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5-10-29 22:11来源:100676
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朝着多样化和深入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刘显国在《课堂提问艺术》中,对提问的原理、优化方法及启发学生提问等作了系统的阐述[9]。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中对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提问教学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通过问答或者辩论的方式来让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揭露对方认知中的矛盾,一步步引导学习者得出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5]。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以来,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与之相关的教育研究也随之开展。世界上最早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的学者。1912年,美国的R. Stevensa是第一个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学者。他发现,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在课堂教学中占据80%[6]。自此,课堂提问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

从八十年代起,西方教育界的众多学者就对课堂提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 Long & Sato (1983)、Brock (1986)、Chaudron (1988)、Nunan (1991)等人。这些学者在提问的概念、类型、模式、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Branes (1969)最先将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7]。从现有资料的来看,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的外国学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心理学家瑞格。瑞格从提问的概念、原因、类型及其出现的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较全面的研究[8]。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类型,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候答时间以及理答情况等方面。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最早进行课堂提问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所采用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课堂提问的很好体现。他十分注重提出问题的时机,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并且,孔子认为提问在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曾提出“疑,思之始,学之端”。此外,荀子、朱熹等教育家也都认为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到了近代,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广泛应用以及受到国外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我国的教师们逐步认识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而且教育界的学者们也纷纷展开了与课堂提问相关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著的《教育学》一书中,首先把“提问”视作“谈话法”,即把课堂提问当作一种教学方法来进行研究。

随后,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朝着多样化和深入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刘显国在《课堂提问艺术》中,对提问的原理、优化方法及启发学生提问等作了系统的阐述[9]。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中对提问的意义、功能、类型和技巧等进行了研究[10]。阎承利在其论著《教学最优化艺术》中对提问的技巧提出了十二条建议[11]。王方林的《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中论述了教师在有效的课堂提问方面应具有的技巧[12]。

近年来,除了对教师的提问技能进行研究以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起了教师的课堂提问技能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结果也推动了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提高。

提问教学的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chuibin.com/yanjiu/lunwen_2061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