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光镊技术的肝素锂对红细胞弹性影响的研究(2)

时间:2025-08-07 22:06来源:100308
1.1肝素和肝素锂 肝素(Heparin),也称为普通肝素,是一种天然糖胺聚糖抗凝血剂,可用来治疗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栓塞,也可用于治疗心肌

                       

1.1肝素和肝素锂

肝素(Heparin),也称为普通肝素,是一种天然糖胺聚糖抗凝血剂,可用来治疗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栓塞,也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也可以应用在采血管以及血液透析机。

肝素锂(Lithium Heparin)常用的肝素抗凝剂,肝素的钠、钾、锂、铵盐,都是肝素的一种结合形式,他们起作用的物质还是应该是肝素,作用就是抗凝,由于结合的离子不一样,解离程度等是不一样的,其中以肝素锂的效果较好。  贮存运输:2-8°C保存。

使用肝素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可导致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IT)。虽然肾功能不佳者在使用肝素时需要特别留意,但对于孕妇及授乳的妈妈来说肝素是相当安全的。

         

图1.1肝素化学

1.1.1在血液中起抗凝作用的机制

肝素经由它的硫化五糖序列与酵素抑制剂抗凝血酶III结合,使其构形改变而活化。 活化的抗凝血酶III接着抑制凝血酶与凝血因子Xa以及其他蛋白酶,抑制的效果可因为肝素的加入而上升一千倍。抗凝血酶III与肝素结合后导致的构形改变,造成它可抑制凝血因子Xa。至于凝血酶与抗凝血酶III之间的作用,除了酵素以外,还需要同时与肝素结合形成三元复合体才能达到抑制的效果;这部分肝素的高阴电性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抗凝血剂,肝素不像乙二胺四乙酸(EDTA)会与大部分的离子结合,造成干扰;因此临床采血管与毛细管常使用肝素锂作为抗凝血剂。加入肝素锂作为抗凝血剂的采血管与毛细管以绿色贴纸与管盖标示。

1.1.2副作用

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成为免疫反应的靶点,导致血小板分解和血小板减少症。停用后症状通常消失,合成肝素可以避免。另外,首次使用肝素时可能会出现轻度血小板减少症,但并不需要停止。

另外两种无关的出血副作用是:使用肝素后,80%的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50%至10%的患者使用肝素后会出现高钾血症。使用肝素引起的血清转氨酶升高与肝功能无关,停药后恢复正常;高钾血症是由于肝素诱导的醛固酮分泌抑制。少数长期使用肝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脱发和骨质疏松症。

1.2 血液中的红细胞

红血球(Red blood cells (RBCs)),在学术上也称为红细胞或血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是生物界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将氧气从肺或鳃等呼吸系统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主要的载体。破裂中的红血细胞或其碎片则称为裂红细胞(schistocyte)。

人类的红血细胞同其他哺乳动物相似,也是扁平的卵状,中间凹陷。红血细胞的直径通常是6~8µm,比大多其他类型的人类细胞要小。成人体内大约有2~3×1013个红血细胞(女性大约为4~5百万/微升血液,男性为5~6百万/微升血液;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由于低氧压力,会有更高的红血细胞含量)。相比于其他血细胞(白细胞含量为4000~11000/微升,血小板为15万~40万/微升),红血细胞在血液中更为常见。一个红血细胞中含有约2.7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中含有4个血红素分子;因此血液中的红血细胞存储了约3.5克铁,比其他组织中的铁含量多5倍。

        基于光镊技术的肝素锂对红细胞弹性影响的研究(2):http://www.chuibin.com/wuli/lunwen_2059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