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论分析
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质是通过增加对单位面积土地的其他要素投入、优化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管理制度等,来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10],而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的依据则是:合理的布局、用地结构的优化以及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13]。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人们对于改造世界的欲望以及对各类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面临着紧缺、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对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土地进行集约利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需要借助土地利用主体的决策过程来影响土地要素配置,是供给、需求和制度等各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4]。
由此,本研究经过大量文献阅读以及分析,总结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几种影响因素,即城市等级,经济总量(GDP),城市化率,经济水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经济结构(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例),运用STATA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的全国主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影响因素研究(3):http://www.chuibin.com/wuli/lunwen_20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