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胡塞尼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缺失(2)

时间:2025-07-02 21:55来源:100133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小说以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讲述了其中发生的故事。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家的小仆人哈桑从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小说以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讲述了其中发生的故事。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家的小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因为小时候喝的是同一个奶娘的奶,哈桑把阿米尔当做自己的兄弟、朋友,但阿米尔却不这么想。在一次斗风筝的比赛中,阿米尔看着为保全自己风筝的哈桑受辱,却因为懦弱和胆小没有勇气上前救哈桑。而这之后,阿米尔每天都生活在自责的阴影下,他无法用原来的态度面对哈桑,他和哈桑之间有了隔阂,因此他设计逼走了哈桑。阿富汗突如其来的战争迫使阿米尔和他的父亲逃到了美国。十几年的时间也没能让阿米尔忘记自己对哈桑的背叛。机缘巧合,拉辛汗让阿米尔知道了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哈桑为了保卫阿米尔家的房子被塔利班残忍地杀害,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最后也沦落到塔利班手中。为了赎罪,阿米尔回到塔利班暴政下的阿富汗,救出了受尽虐待的索拉博,得到了自我解脱。

卡勒德·胡塞尼是新锐作家,国内对其作品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对《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的研究的方向以成长、自我救赎、“风筝”的象征意义、小说的叙述策略及人物形象分析居多,而对“缺失”这一方向虽有涉及,但并不全面,仍旧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缺失”为切入口,从父爱、女性、人性、身份这四个方面出发对小说进行深入探究,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对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前人研究的不足加以补充,这对深刻理解小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父爱的缺失

《追风筝的人》的立足点是男人的世界,这其中父子关系是维系整个世界运转的重要部分。小说中重要的父子关系有: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哈桑和索拉博、阿米尔和索拉博,这三对关系串起了小说的始末,而阿米尔便是缺失父爱的主人公。

阿米尔的父亲的形象在小说中是最为突出的。从外表上看,他身材雄武,有着普什图人英姿;从社会地位上看,他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出资建设孤儿院也让当地人对他敬重万分。对外,在当地人的眼中,阿米尔的父亲是硬汉、英雄及慈善家的形象;对内,在阿米尔的眼中,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这种不合格主要表现在还没去美国之前,即阿米尔的童年时光。到美国之后,阿米尔还是感受到父亲对他的爱的。胡塞尼曾表示:父母面对新现实所做的自我调适以及对自我的重塑,是令人敬仰的。 阿米尔的父亲正是这种类型。

生活在阿富汗的时候,阿米尔是缺爱的孩子,因此他对自己的父亲持有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并不正常。阿米尔的缺少父爱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阿米尔父亲本身的态度

在阿米尔眼中,父亲对他和哈桑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他都觉得自己不是父亲的亲儿子。就像小说中写阿米尔和哈桑打水漂,哈桑的石头比阿米尔多跳了三下,这时父亲的举动是:他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 这种举动阿米尔是很少享受到的,父亲经常夸哈桑,而且父亲从来不会忘记哈桑的生日。                     

父亲对待阿米尔就显得冷漠多了。父亲总会很晚回家,留阿米尔自已一个人吃饭,这让阿米尔经常见不着父亲,所以阿米尔想要多待在他父亲身边,听父亲和友人的谈话。可父亲的反应却是让阿米尔走开,他对阿米尔说“这是大人的时间。你为什么不回去看你自己的书本呢?”然后关上门,留下阿米尔独自纳闷:何以父亲总是只有大人的时间? 对待阿米尔,他的父亲更多时候是不耐心,可真相是他不是一个没耐心的人,这又刺痛了阿米尔。阿米尔认为是自己的错,“因为真相摆在那儿,我总觉得爸爸多少有点恨我。为什们不呢?毕竟,是我杀了他深爱的妻子,他美丽的公主,不是吗?” 阿米尔认为父亲是恨他的,因为他,父亲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他认为这是父亲对他冷漠,宁可喜欢哈桑这个仆人的儿子也不喜欢自己的原因。 论胡塞尼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缺失(2):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57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