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服务的上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在这一业务的发展。然而,金融机构的初始尝试和投资小微金融时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类似,都是成本很高,收益在长远的未来。小微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小微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它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却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另一方面,虽然前期的投入很大,但是后期的维护费用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当服务的小微企业有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很多的经验模型,专家模型可以重复使用,这极大降低了成本,未来的盈利能力会变强。
1.2.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2.1. 融资渠道匮乏
相比起中大型企业可以运用直接融资,小微企业几乎不可能使用这种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股权或者债券融资,尽管利率低,但融资门槛非常高,并不适合小微企业。间接投资方式是亲戚朋友之间拆借,或者向民间的地下钱庄筹集。通常,亲戚朋友之间借钱没有太多的手续,利率方面也可以商量,但是必须有一定的个人信誉。作为短期的资金过渡使用的较多,但是,长期经营投入也很难筹集。而地下钱庄利率一般非常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约为3000-5000亿元。 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60%的小微企业都只能选择内部融资来解决。银行贷款在所有融资中仅占20%,资本市场融资更是不到1%。
1.2.2. 融资成本高
小微企业大多反映融资成本高,这主要包括四项费用:一是贷款利息,其次,如果是抵押贷款,一般会有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三,部分金融中介会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第四是续贷时临时周转的利息费,也就是俗称的倒贷费。
小微企业的借款利率一般会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40%。一年期贷款,小微企业实际支付的贷款年利息基本不低于9%,较银行贷款基准上浮了将近40%。当金融机构资金充足时,他们不会滥收费用。一旦资金短缺,金融机构将以各种服务费,管理费等费用的名义向借款人收取费用和其他形式的额外费用,或通过捆绑销售理财产品,让贷款企业走流水,或者锁定贷款以减少贷款公司的实际贷款金额。总之,大多数金融机构将以贷款保留的贷款利息的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小微企业实际可运用的资金仅仅是贷款金额的80%。
至于“倒贷过桥费用”,则是小微融资成本的另外一个大头。那些有幸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一般都可以承担银行贷款的利息,但市面上大部分小微企业贷款都是1年期的流动性贷款,贷款到期时,必须先偿还后续借贷款。对于长期投入的小微企业来说,资金在项目上无法短时间内抽出,在银行贷款到期前,小微企业只能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或者高利贷临时借款以偿还贷款,这意味着除了偿还银行贷款利息之外,小微企业还需要支付小额贷款公司和高利贷的不合理的收费,大大增加了融资成本。目前,市面上小额贷款公司日利率多为4‰-8‰。以1000万元贷款为例。每日应付利息在4万元至8万元之间,而续签贷款审批周期一般为20-30天,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1.3.金融机构服务现状
截至2010年底,世界银行对中国小微企业贷款的潜在客户进行了估算。根据10万元的平均贷款需求,相信中国的小微企业贷款缺口至少有8000万元。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贷款和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就目前中国银行余额的分配预算而言,中国商业银行仅向约18%的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这与发达国家超过54%的贷款比例形成鲜明对比。18%的公司中小企业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20%-25%,其余75%-80%的贷款由大中型企业占用。民间借贷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占了接近50%。小企业大部分贷款为100万元以下,这么小的金额,银行往往是不屑一顾,认为收益率相比起其它业务太低。最后,为了生存,企业只能走向高利贷借款的道路,单着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来看能缓解一时的资金压力,但长期来看,收益是无法覆盖高昂的利息费的。 公司小微金融服务研究(3):http://www.chuibin.com/wenxian/lunwen_20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