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动机综述
国内外关于旅游动机的研究已经相当完善。陈春(2008)对80后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2],高军(2011)以西安市为例对国内外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差异进行了研究[3],张涛(2012)研究了饮食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4],王纯阳和屈海林(2011)对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5]。Gnoth(2005)认为需要、价值以及感知等在客观条件的作用下形成了动机,同时主观条件会对动机产生进一步的影响,这种进一步的影响会形成预期,并且从而揭示了旅游动机与旅游者期望的内在联系[6]。Fluker和Turner(2000)则以冒险旅游市场为例,通过构建漂流参与者需要、动机与期望的理论框架,研究了动机对旅游者的作用[7]。国内外学者均以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动机进行了研究,旅游动机的研究已相当完善。
(二)动漫旅游综述
戚艳伟(2011)以秋叶原和鹫宫町为例对日本的动漫旅游模式进行了研究[8],向丹和邱亚利(2010)分析了动漫旅游的开发设计[9],陈立东(2009)对体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动漫旅游发展研究[10],卫奇琦(2011)进行了对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市场融合形式与实证的研究等[11],卢杨(2014)把御宅族定义为二次元的建构者和体验者[12],卢世菊(2007)对发展我国动漫旅游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总结出五点关于如何发展动漫旅游的要点[13]。而日本的嘉幡贵至(2008)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动漫旅游成因,通过运用“单纯曝光效果”等心理学的原理,对动漫视听效果进行分析后,认为类似的心理认知功能对动漫旅游的成因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并分析了现存的问题[14]。以上都是国内外学者关于动漫旅游的思想结晶,国外学者尤其是动漫产业十分完善的日本学者,对动漫旅游的阐释已经相当完善,而国内学者对动漫旅游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三)重游意向综述
郭安禧等(2013)对重游意向最关键驱动因素的实证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感知价值、感知吸引力、游客满意和游客信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15]。郭安禧(2015)以厦门市为例,对目的地形象对感知吸引力及重游意向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16]。国外的学者也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研究了旅游者的重游意向。Sonmez和Graefe(2001)发现过去的旅游经历会影响旅游者的重游意图[17],而Bello和Etzel(2009)则得出“满意会导致旅游者的重复购买,但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反而有可能会阻碍旅游者的重游行为,因为熟悉的地点会降低或消除新奇感”[18]。国内外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重游意向和重游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以感知和满意度角度切入的较多,从动漫旅游动机出发研究旅游者对动漫旅游目的地重游意向的研究还欠缺。
通过对现有有关概念的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动机和动漫旅游方面的研究不少,在传统的旅游动机方面的研究已基本完备,但从动漫旅游的角度对旅游动机的分析研究还有待深入,而动漫旅游动机及重游意向关系的研究尚欠缺。
动漫旅游动机与重游意向文献综述:http://www.chuibin.com/wenxian/lunwen_20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