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参与羽毛球培训与训练的人数众多,青少年选择羽毛球运动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将羽毛球作为终身事业,有的为了通过特长加分助于升学,也有的纯粹为了增强体质、修炼身心。而无论何种原因,都要求教练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性别、年龄、训练年限以及每位学员的身体素质来进行培训与训练,做出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而如何让采取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以让孩子在更好更专业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则是每位教练员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对于羽毛球这项要求全身协调性强、小关节控制能力强的运动,手腕的灵活运用对于羽毛球水平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国青少年因年纪尚轻,身体各方面并未发育完全,肌肉的肌纤维纤细、肌肉含量少,而神经系统发育早。青少年应避免大强度的力量训练,而在训练中更偏向于速度、灵敏的发展。在启蒙和培养基础时侧重刺激本体感觉的训练,即培养球感,而球感是运动员神经感觉系统对球的一种感觉[3],可以更好的掌握正确姿势,提高控球能力。且运动员的“球感”好或差,将直接影响击球质量[4]。而控制球则离不开手腕这一重要环节,在羽毛球的前场、后场技术再到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无论是单打双打每一个动作的形成都离不开腕关节的配合,在羽毛球各项技术动作中手腕的运用就是关键环节,出球的准确性、力度、速度都仰仗于手腕关节的支配能力。
现在,青少年羽毛球培训与训练中单独针对腕关节肌力的训练少之又少,很多教练只是按照既有的方法和手段,单一、枯燥地对着孩子们进行着训练,只有在一次次进行击球练习时才会针对腕关节使用进行阐述和针对性的指导如何正确发力。进而研究腕关节肌力训练是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1.2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腕关节肌力训练是否能促进与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水平,并对腕关节肌力训练方法进行梳理,观察腕关节肌力训练前后青少年腕关节肌力变化以及对不同技术的击球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当前青少年羽毛球培训与训练存在着训练方式单一、枯燥的问题,专项训练过少,没有系统的适合青少年训练各肌肉力量的一套标准。小学阶段正是从不定性到定型的关键阶段[5],所以青少年训练的重点应加强于击球准确性和动作标准性上。本文立足于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提高腕关节肌力的训练上,并提出适合我国南方青少年羽毛球训练的方法理论,对发展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3.2现实意义:虽然我国羽毛球水平在世界顶尖,但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领域缺乏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本课题从腕关节肌力的发展为切入点,对于如何有效采取个性化的、科学的、创新的练习方式提高青少年的手腕腕关节肌力,如何有效利用腕关节肌力的提高来提高羽毛球水平进行研究。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南方青少年羽毛球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教练员在进行青少年培训训练时,找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强度,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为培养更出色的羽毛球运动员打下良好基础。
腕关节肌力训练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的实验研究(3):http://www.chuibin.com/tiyu/lunwen_205688.html